English

百年國漫大展 重溫經典之作

2019年07月23日 08:30:00來源:羊城晚報

  百年國漫大展 重溫經典之作

  羊城晚報記者 朱紹傑

  7月20日,《百年國漫大展Y-COMIC-X?》于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開展,展覽以時間為線索,串聯起“中國漫畫初長成”“連環畫的黃金時代”“外來影響下的新國漫”“國際化與數字化”“獨立精神”“漫畫與多媒體時代”六大章節,展出來自85位中國漫畫家的400余件漫畫作品,包含73件珍貴手稿。

  主辦方希望,通過展覽,回溯國漫往昔,能重溫一部部承載文化記憶、演繹民族故事的經典之作;探索時代更疊下中國漫畫的現在與未來,則見一個個鮮活、創新、獨立的新漫畫人。

  展覽將展至9月30日。

  “特色國漫”近年風靡國際

  漫畫是個包容度很高的藝術門類,從報刊媒體上針砭時弊的諷刺幽默畫,到更廣泛的插圖、插畫,再到連環畫(昵稱小人書)、繪本,全都是漫畫。作為一門藝術,漫畫從中國傳統藝術中汲取養分,擁有著從水墨、工筆、木刻、白描、壁畫及至國際化的多元繪畫風格,滲透著中國數千年積澱的審美趣味與涵養。

  在中國,漫畫不局限于敘事繪畫或視覺文學,而是以一種伴隨著現代中國成長的文娛形式存在,不僅大眾喜聞樂見,文豪墨客也極力推崇。近一個世紀前,時任《文學週報》主編的鄭振鐸被豐子愷的一幅《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打動,主動請纓要幫他出版畫集,夏丏尊、俞平伯、朱自清、葉聖陶紛紛提筆作序跋。1925年,《子愷漫畫》發行,這標誌著現代中國漫畫的開端。隨後,被譽為“一代漫畫大師的搖籃”的《上海漫畫》《時代漫畫》先後發行。那是個動蕩不安的時代,卻是中國漫畫啟程的黃金時代。

  近百年來,中國漫畫在畫風、題材、媒介等方面持續演變,並逐漸發展出獨特的“國漫”風格。從畫風上,“國漫”經歷了從傳統技法到吸收對話氣泡、速度線、分鏡等國際化風格元素的轉變,直至近年來形成風靡國際的“特色國漫”。

  從題材上,“國漫”涵蓋日常生活、文學名著、玄幻武俠、校園與科幻等廣泛領域。從媒介上,數字化浪潮讓漫畫從紙本延展到螢幕,“讀”與“畫”的定義隨之演變,並反過來影響、改變著漫畫的創作方式。但不論形式如何改變,出色的漫畫作品,都是描畫人間百態、世相萬千的,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與幽默雋永的只言片語,讀之莞爾,後若有所思。

  呈現“國漫”創作大集合

  百年國漫大展上星光熠熠,呈現出“國漫”創作難得一見的大集合。

  你會在“中國漫畫之父”豐子愷的寥寥數筆中找回失落的童心:此番得到上海黃浦區豐子愷研究會惠允,將豐子愷一套二十幅贈予幼子豐新枚的兒童插畫中的四幅,首次面向公眾展出;你會遇見童年的熒幕玩伴,在《三毛從軍記》中重溫經久不衰的漫畫人物“三毛”,體會三毛“父親”張樂平的詼諧與溫情;你會在中國最早的動畫片之一“猴子撈月”裏瞥見《大鬧天宮》中美猴王的雛形;你會飽覽中國連環畫的巔峰之作:連環畫“四大名旦”之趙宏本、錢笑呆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中國“線描泰斗”賀友直的《我自民間來》,“白描聖手”顧炳鑫用中國古代版畫線描繡像塑造的領袖列寧,中國動畫電影代表作《哪吒鬧海》總設計師張仃的水墨手稿,戴敦邦二十年暢銷繪本《紅樓夢插圖集》……

  斗轉星移間,外來影響下,國際化、數字化與多媒體化的一大批新國漫展呈現眼前,包括有上世紀90年代漫畫先驅《畫王》、校園暢銷冠軍《漫友》、將港漫引入大陸的主力軍《漫畫原子彈》等里程碑式的重要漫畫雜誌,及《爆笑校園》《神精榜》《逃學事故》《烏龍院》等少年漫畫,《老夫子》《包拯傳奇》等享譽國際的漫畫系列,還有在網路上超高人氣的夏達、早稻、豬樂桃、姚非拉、Tango、羅小黑、一汪空氣,以及極富獨立精神的Benjamin、我是白、甘木、左馬、Dick Ng等當代漫畫家,和當紅國産漫畫《鏢人》《一人之下》《那年那兔那些事兒》,等等。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