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曲高”不“和寡” 八成受訪者喜歡看文化類節目

2019年01月17日 10:56:00來源:中國青年報

  《國家寶藏》《信中國》《經典咏流傳》《中國詩詞大會》等一系列文化類節目的先後播出,改變了以往娛樂綜藝節目獨霸熒屏的現象。高品質的文化類節目讓觀眾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10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4.5%的受訪者喜歡看文化類節目,55.7%的受訪者表示從中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之美。

  55.7%受訪者稱從文化類節目中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之美

  山東某高校教師李別清(化名)喜歡看文化類節目,《朗讀者》《百心百匠》《中國詩詞大會》這幾個節目更是逢播必看,她認為,文化類節目普遍品質較高,具有人文情懷。

  北京某高校中文系大學生吳磊(化名)經常看《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見字如面》等節目,“這些節目是一種對傳統文化新的表現方式,讓我有身臨其境之感,吸引我接觸和探究傳統文化”。

  調查顯示,84.5%的受訪者喜歡文化類節目。交互分析發現,文化類節目對年輕人産生了較強的吸引力,90後受訪者中喜歡文化類節目的人比例最高(87.0%),然後是80後受訪者(86.3%)。

  文化類節目為何對年輕人産生吸引力?調查中,55.7%的受訪者認為文化類節目能讓人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之美,50.1%的受訪者認為文化類節目有知識“幹貨”又不枯燥,寓教于樂。

  在西安從事新媒體工作的趙楠(化名)很喜歡看《國家寶藏》,在她看來,節目裏知名演員把博物館裏的國寶珍品相關故事進行演繹,代入感強。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文化産業研究院研究員魏鵬舉分析,文化類節目備受歡迎的原因有三點,一是市場細分的推動,差異化定位;二是政府、主流媒體的認可和高度評價使其傳播效果更好;三是對於淺娛樂節目觀眾審美疲勞,審美節奏發生變化。

  “當前的文化類節目有深沉的家國情懷,宣揚積極的生活態度,對學生很有益處。”李別清向記者介紹,她所在的學校安排每週四下午播放文化類節目,學生反響也很好。

  關於優質文化類節目的影響,調查中,57.8%的受訪者認為它能讓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傳統文化之美,52.3%的受訪者認為它有助於提升人們的文化素養。

  “文化類節目花了很大的成本去製作,邀請很多專業人士,將高雅、傳統的文化用一種通俗的、人們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傳播。”魏鵬舉認為,文化類節目有一定的社會效益,使得高雅文化、傳統文化深入人心,同時證明高雅文化也能吸引大眾,帶來社會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84.1%受訪者期待出現更多優質文化類節目

  觀看優質文化類節目已經成為不少人提高自身文化修養的一個渠道。調查中,44.6%的受訪者認為自己的文化知識儲備豐富,34.6%的受訪者坦言自己缺乏文化知識。

  年輕人文化知識缺失,66.3%的受訪者歸因于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過於功利,不重視文化素養的培養,51.2%的受訪者感嘆經濟、生活壓力大,導致人們無暇獲取文學知識。

  魏鵬舉分析,當前的學校教學缺乏傳統文化方面的教育,另外,當下媒體傳播西方文化較多。“大眾在快速消費中學會了品紅酒、看好萊塢電影,卻不見得有耐心聽一聽中國傳統戲曲”。

  調查顯示,84.1%的受訪者期待熒幕上出現更多優質文化類節目。

  受訪者對文化類節目有著很多期待,69.8%的受訪者希望節目更具現實指導意義,55.1%的受訪者期待節目挖掘更多優秀傳統文化、人物典型。

  受訪者的其他期待還有:遴選德藝雙馨的主持人與嘉賓、儘量減少廣告植入痕跡、環節設計更有趣等。

  趙楠認為,文化類節目製作需要考慮如何讓觀眾更容易接受,但又不失藝術性。

  魏鵬舉認為,可以打造文化創意産業鏈,“比如《中國成語大會》《朗讀者》等,可以向教育延伸,做成電影、動漫和圖書等,朝著品牌化的方向發展。文化類節目還可以考慮向付費的方向發展,這有利於嚴肅文化的精準傳播”。

  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 杜園春 實習生 高卿雯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