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地球最後的夜晚》:誰來為藝術電影解圍
原標題:誰來為藝術電影解圍
當《地球最後的夜晚》在上映前拿到1.59億元的預售票房成績時,輿論重燃對藝術電影在國內影市的信心,沒想到片子上映之後的表現令人大跌眼鏡——儘管首日斬獲2.62億元票房,穩坐“元旦檔”冠軍寶座,但隨著口碑陷落,上映次日該片僅獲得1116.9萬元票房。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2018年12月31日,大盤退票人次為32.2萬,大盤退票率為4.4%。業界所呼喚的“藝術電影的春天”並未到來。
票房及口碑的負面消息隨之影響到二級市場。就在今年第一個交易日,該片主要出品方華策影視的股價跌停並創上市以來新低,公司市值一天縮水16億元。之後的兩個交易日裏,華策影視持續低迷。1月4日,在市場大幅上攻的情況下股價也僅僅微漲0.51%,3個交易日市值合計蒸發高達20億元。
“與最重要的人一起度過一個最有儀式感的夜晚,一吻跨年。” 這是此前影片發行方聯合院線、影院以及抖音等社交平臺為營造浪漫氛圍進行的行銷宣傳,吸引了數量龐大的商業片、愛情片消費者。然而,這種被行銷帶動的觀影情緒似乎在一夜之間消失了,上映第二天即出現“斷崖式”口碑和票房表現。
綜合觀眾反饋來看,最主要的原因當屬行銷錯位:“抱著歡樂、浪漫的期待去看這場電影,沒想到收穫的只是沉悶、眩暈和睏倦,完全看不懂,感覺被騙了……”積極參加預售活動並在“跨年夜”去觀看影片的不少影迷對影片非常失望,這種不滿情緒很快就轉化為對影片的報復性惡評。
儘管行銷帶偏觀影方向令不少影迷感到不滿,但也有一部分影迷認為,鋪天蓋地的謾罵對這部影片並不公平,因為該片在藝術上的探索、敘事上的構思都令人感到“意猶未盡”。還有影評人表示,藝術電影本身並不應執著於是否“看懂”,而在於是否“用心去體驗”。
網路上很快出現了不同陣營影迷的對峙,加上錯位行銷引發的對影片本身的爭議,把藝術電影發展之路的問題再次推上了風口浪尖。實際上,藝術電影在國內電影市場始終沒有擺脫“高口碑低票房”“口碑兩極分化”的處境,因此,一些業界人士對此次《地球最後的夜晚》借助行銷吸引觀眾走進影院的事件持客觀態度。或許“行銷範圍的擴大化”將原來不屬於藝術電影受眾群的那些觀眾拉了進來,進而導致觀眾大面積的失望情緒,但誰又能肯定地説,那些“應該被排除在外的部分觀眾”中就沒有人喜歡這部影片呢?
在影評人陸支羽看來,國內市場給藝術電影提供的培養觀眾的機會少之又少,現實環境造就的這塊審美空白,要想靠一部《地球最後的夜晚》改變現狀,註定是癡人説夢。“然而,這樣的‘癡人説夢’太珍貴。那些衝著行銷買票進場的觀眾,不一定都是‘錯誤的’觀眾。雖然難免有人會説,這樣的行銷過猶不及,但能夠讓更多人‘看得見’,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另據報道,《地球最後的夜晚》擁有一個龐大的製作團隊,細分工種多到不亞於任何一部過億元製作成本的商業電影,由於影片成本追加,曾三度引入投資方,最終該片出品方多達16家。對於一部藝術影片來説,這樣的投資規模無疑對其票房獲得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從另一方面來看,這樣的探索也為藝術電影發行提供了新經驗——資本市場為藝術電影的生存和市場突圍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在降低投資風險的同時也加強了其在市場上的能見度。
儘管在資本和行銷的助推下,《地球最後的夜晚》目前所迎來的仍不是藝術電影市場的新曙光,但需要明確的是,藝術電影面臨的最大困難是——培養觀眾。對中國藝術電影來説,培養對影片有判斷能力的觀眾也需要一個過程。如此,則不妨把《地球最後的夜晚》當成一次嘗試。(于帆)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