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吐槽童書價格貴 這個鍋出版社該不該背?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25日電(記者 上官雲) 隨著圖書定價的上漲,時常有讀者吐槽“童書”貴,埋怨出版方定價高。近日,中新網(微信公眾號:2012)記者調查發現,童書價格上漲與紙張價格、人工成本等因素都有關係。
有業內人士表示,扣除成本後,童書利潤其實“很薄”。因為童書市場這些年發展勢頭較好,導致一些出版機構紛紛爭搶“蛋糕”,確實有“盲目出版”現象存在。
圖書定價漲幅增速明顯 有讀者感嘆“童書貴”
買書花費上漲,並不是這幾天才出現的情況。有媒體報道,圖書“漲價風”比較明顯,一本30多萬字的新書,定價普遍超過50元/本。進入書店,一本書的定價逼近甚至超過100元的並不少見。
開卷公佈的《2018上半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趨勢和特點》顯示,2017年新書平均定價為75.62元,比2016年增加3元。2018年上半年,新書平均定價88元,在2017年的水準上上漲近13元,漲幅增速比較明顯。
童書也是如此。以暢銷書《男孩的冒險書》(新全彩典藏版)為例,全書共280頁,四色印刷、精裝,從2013年到2017年定價都是58元,2017年年底上漲到了78元,漲幅約34.5%。
“你看一本繪本,也就是二十頁出頭,隨便一翻就看完了,定價得四十塊錢左右。”在今年的北京圖博會上,有讀者拿一本剛剛翻看過的書感嘆,“有些成套的童書,一套8本,定價將近300元。雖説為了孩子該買還會買,但還是覺得心疼”。
有著同樣疑惑的讀者並不只有這一位,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相當一部分家長覺得童書太貴,甚至有人吐槽,“漲價太快,感覺書也要買不起了”,“有些童書,又是引入高科技、又是什麼創意互動,然後就定高價,真的值那些錢嗎?”
出版方“吐苦水”:紙價漲 印製成本漲
面對讀者的“吐槽”,出版方也是一肚子苦水。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包括紙張在內的一些成本都在上漲。所以,圖書定價的上漲,幾乎是必然的,出版方的利潤空間沒那麼大。
據《北京日報》報道,僅在今年5月1日至5月4日,短短四天之間,全國就有32家紙廠宣佈漲價,各紙種漲價幅度為每噸100元至300元不等。
另外,童書對紙張要求更高一些,為了便於孩子們閱讀,一般會選擇高品質紙張。北京陽光秀美童書館副總經理蔣偉説,有時甚至要用特規紙,“確保不反光不刺眼。還要考慮紙張輕重等,要適合孩子閱讀”。
“圖書出版相關的各個環節的成本都在增長。首先是印製成本,特別是紙張成本;其次是版稅和預付金,購買國外圖書版權的預付金被越炒越高;再次是人員成本,都在漲。”奇想國童書創始人黃曉燕説道。
她介紹,一本童書出版後,趕上促銷活動,定價可能還會來個“腰斬”,“大眾出版在全球範圍內都是薄利行業,尤其是精裝圖畫書、低幼互動和紙板書等,因為製作成本極高,利潤更是微不足道”。
定價漲、花樣多…… 童書到底應該怎麼做?
而針對讀者認為童書噱頭太多導致定價貴的“槽點”,黃曉燕也表示,其實虛擬現實技術等科技引入童書,並不能單純認為是“嘩眾取寵”,“像玩具書、互動創意書之類,都是有存在的意義的”。
“比如有些互動類圖書,是根據正文內容,一步步引導孩子去實踐、和書中的主人公互動,把閱讀跟‘動手能力’結合起來,實際上是互相促進的過程。”黃曉燕説,這類圖書,定價確實有可能會高一些,但是有價值的。
但黃曉燕並不否認,近年來由於童書市場發展勢頭良好,很多出版社開始進軍該領域,試圖分一杯羹,也導致有些童書品質不高,與定價不是百分之百那麼匹配。
“童書的製作出版不是那麼簡單,需要相對專業的人和出版方來做。”黃曉燕説,“專業的童書出版機構,能夠在選品的思想性、審美性上都能達到一定標準。這樣就能提高童書‘利用率’,讓孩子5歲時、12歲時都能看得進這本書,常讀常新,就是物有所值了。”
“這些年,童書市場確實一路向好,但每家出版機構,應該想清楚自身定位,不能什麼賺錢就去幹什麼。也不能只在形式上下功夫,而是要注重內容品質,讓書對得起定價。”黃曉燕説。(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