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澳大利亞詩人馬克·卓狄尼:詩意杭州讓我愛上中國

2018年06月19日 11:19: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雪梨6月17日電 題:澳大利亞詩人馬克·卓狄尼:詩意杭州讓我愛上中國

  中新網記者 陶社蘭

  因為一座城,和這座城裏的一個人,澳大利亞詩人馬克·卓狄尼(Mark Tredinnick)愛上了中國。這座城是杭州,這個人是詩人舒羽。2017年11月,馬克在參加“香港國際詩歌之夜”後,到杭州進行分站活動。這是他第一次到中國大陸。

  杭州五日,馬克沉醉在西湖的美景中,常常迷路。驀然回首,他總是能夠看到那個身穿紅裙子、白外衣的女詩人舒羽。他在斷橋邊尋覓,找到的是詩歌的魂。於是,他為杭州寫下一首詩《When I Was Lost》。在西雪梨大學澳中藝術與文化研究院舉辦的端午詩會上,他用這首詩,把現場觀眾帶到了西湖邊。

  “多年前,我讀過翻譯成英文的李白、杜甫的詩歌。我相信,中國古詩和英文詩歌有異曲同工之妙,在對山水、植物、花朵的描寫上,感情強烈,卻又是低調的表達。”馬克告訴中新社記者。

  而馬克自己的詩歌,同樣洋溢著對土地、自然環境的執著。很多作品是他個人生活的真實寫照,以自然風物觸動心靈,推展詩情,洞鑒人生。比如《吊床嶺上》,與馬克一同參加端午詩會的澳大利亞華裔作家和翻譯家李牧原(Isabelle Li)翻譯為:“那麼這就是我的朝拜:有時/帶著狗走過清晨的/硬葉大教堂。放鬆束縛的/繩索放懷跟隨半掩的曲徑,/構思失修的聖詩,/穿過羊齒蕨和土生覆盆子,三種/桉樹,百餘種雜草,/漫無目的。”馬克對大自然的虔誠,可見一斑。

  清瘦、長髮、無框眼鏡、説起話來輕聲細語,馬克的長相很符合人們想像中的詩人形象。對詩歌的熱愛,仿佛與生俱來。15歲開始寫詩,不過“寫得不好,很花哨、很抽象。”有人告訴他,要寫好詩,先要讀詩。於是,這一讀,就讀了20年,直到40歲,才發表第一首詩。

  這樣説來,馬克算得上是大器晚成了。不過,初入詩壇,他就頻頻獲獎:2007年紐卡斯爾長詩獎;2009年布萊克詩歌獎;2011年首屆蒙特利爾國際詩歌大獎(全球單詩最高獎),西澳州長圖書獎,並第二次獲紐卡斯爾長詩獎;2012年卡迪夫國際詩歌大獎……

  “不寫作,我便過著別人的生活。”在人生道路的關鍵時刻,馬克總是義無反顧地選擇自然,選擇愛,選擇自由。1979年,他考進雪梨大學修讀歷史、哲學和法律,畢業後進入萬盛國際律師事務所。收入穩定、衣食無憂,然而刻板的、商業化的事務,約束了他詩意的心,1年後,他轉行投身出版業,擔任編輯和圖書發行工作。1996年,渴望自由的馬克離開企業界,把詩歌創作當成全職工作。

  其實馬克自己也清楚,靠寫作,尤其是寫詩,根本無法擔負起養家糊口的責任,而且,一旦投入其中,常常不知身在何處,如癡如狂,身邊之人難免被忽視和冷落。為此,他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寫詩的人,大抵都是意識敏感、心思單純、感情細膩的,容易受傷,馬克也不例外。雖然在婚姻、愛情上歷經坎坷,但他的愛情詩卻始終充滿對愛的奇思妙想和超凡感悟。

  《熱帶鳥》就宣告了那種愛到盡頭的美麗與哀愁:“這樣的地方,你對我説,/你或者離開,或者永不離開。”但是,結束不等同於失敗。馬克利用夢中熱帶鳥的悠長意象,傾訴自己矛盾的心境:“而她的尾羽,比雨更軟,在她飄落時/比愛更長,仿佛華美地演出/離別綿長的誘惑裏,最初緩慢的動作。”(李牧原譯)

  幾年前,馬克偶然與李牧原相識,通過她的翻譯,他的詩作為越來越多的中國讀者所了解、喜愛。馬克説,杭州的古老、美麗,本身就是一首詩。詩歌是文化交流的媒介,希望有機會去更多這樣的中國城市,認識更多的中國詩人,讀到更多的中國詩歌。剛剛在詩會上,一位學生朗誦的屈原的《離騷》,還有中國西部的邊塞詩,是他需要慢慢欣賞的。(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