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竹雕“老樹開新花”:文創産品受青睞
中新社合肥10月28日電 題:徽州竹雕“老樹開新花”:文創産品受青睞
作者 張強 夏瑩
經十六道工序,一根黃山毛竹,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徽州竹雕傳承人朱偉手中變成了竹雕藝術品。
記者近日到安徽省黃山市探訪竹雕這一流傳數百年的古徽州傳統工藝。
徽州竹雕與磚雕、木雕、石雕並稱“徽州四雕”。2014年11月,徽州竹雕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
“大學畢業後,我就回到家鄉和弟弟一起做竹雕工藝品,現在已經擁有自己的品牌。”朱偉告訴記者,竹雕“以刀為筆,以竹為紙”,運用線雕、淺浮雕、深浮雕等工藝,雕出各種書畫、山川風貌、神話故事和珍禽異獸等。
在朱偉看來,生長了3至5年的黃山毛竹是製作竹雕的最好原料。在製作成工藝品後,天然的毛竹容易裂開。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朱偉在雕刻工藝品前,將毛竹進行蒸煮、真空乾燥等處理。
談及如何更好地傳承徽州竹雕時,朱偉説:“非遺文化的傳承要與市場相結合,現在竹雕工藝品和收藏品的受眾群相對較窄,而文創産品則越來越受歡迎。”近兩年,他研發了眾多文創産品。其中,他最得意的要屬將徽州窗花雕于書籤上。朱偉説,徽州的扇形窗刻在書籤上,寓意為“抬頭見善”;葉形窗戶則寓意“大業有成”“落葉歸根”等,還有冰紋窗、如意窗……每扇小“窗”都充滿徽州韻味。從徽州文化提取出簡約元素,與竹雕相融合,十分受市場歡迎。
朱偉坦言,中國傳統工藝要傳承發展,也要走出國門。
10多年前,朱偉就將自己的産品銷往美國、澳大利亞、瑞典、法國等近30個國家和地區。隨著對國外市場的了解,他會根據不同國家人的喜好,不斷修改自己的産品。朱偉舉例説,法國、瑞典等國家更偏愛簡約浪漫主義,於是,他將海浪等“搬”上了竹雕,在國外十分暢銷。
如今,在國內已經開了13家店的朱偉,準備在新加坡開設分店。
記者了解到,在黃山,像朱偉這樣從事徽州竹雕的逾200人,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徽派竹雕傳承人洪建華便是其中一個。
洪建華初中畢業後學習徽雕,2006年開始創作竹雕作品。2013年,洪建華籌資6000萬元人民幣興建了徽派雕刻博物館和徽派雕刻傳習基地。
在多年的鑽研中,洪建華掌握了耗時費力且難度極高的高浮雕技藝,讓竹雕作品更具空間感。如今,他每天仍進行竹雕,有時一做就十多個小時。
目前,洪建華正在創作一件以“一帶一路”為主題的竹雕作品,從古代的絲綢之路到現代的高鐵,在作品中都會有所體現。(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