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臺北10月4日電(記者 韓淼、陳鍵興) “我們的餐廳、民宿有15個工作機會,都給部落裏的年輕人。他們底薪在22K以上,有別的補助,也沒什麼花費,當然願意回來。”臺東縣成功鎮三仙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春妹無不自豪地説。
所謂“22K”,即22000萬新台幣,是近年來臺灣年輕人的平均收入水準。過去幾年,陳春妹所在的阿美比西裏岸部落,青壯年勞動力不斷流失。為了照顧留守在家的孩子,她與藝術家范志明一起推廣利用廢棄浮球製成的寶抱鼓,教孩子們演奏母語歌曲。
寶抱鼓樂團的表演大獲成功,而這個面朝太平洋的部落也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一系列旅遊、文創産業。陳春妹説,一定要能給年輕人提供就業機會,他們才能留下來,才能增加對部落的認同感。
在臺東,一個人口只有22萬多、聚集了大量臺灣少數民族部落的地區,還有許多像陳春妹這樣的人,希望在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中留住那份獨特的“鄉愁”。
在以稻米聞名的池上鄉,郭麗津帶著她的津和堂城鄉創意顧問團隊為當地居民提供培訓與服務,幫助他們發現故鄉的自然與人文之美,學會講故事,創造出落實“慢活”精神的鄉村社區。
郭麗津在臺北工作數年,是建築與城鄉規劃科班出身,兼有人類學專業背景。她團隊的6位年輕人,除了1名屬於第三代返鄉,其餘都是被這塊土地吸引而來的外地青年。
“我們算是外來團隊,以年輕人為主,所以看待池上會有不同眼光。現在臺灣許多城市人對農村生活有嚮往,因為鄉村保留了人情味、在地文化價值與飲食記憶。我們就是要幫助當地居民對他們習以為常的東西産生文化自信。”令郭麗津感到欣慰的是,他們的工作吸引了不少當地年輕人重返故土,找到自己的根。
然而,年輕人的回流依然相對緩慢。另外一些人著眼于發掘留守老人的才智,在創造商業價值的同時,傳承與發揚消逝中的文化記憶。
東河鄉隆昌部落的編織創作家龍惠媚,結合自己曾在醫院外科縫針的經歷與阿美人傳統的編織技藝,開創了自己獨特的勾織手法。作品獲得市場認可後,她看到許多部落婦女沒有工作,便主動教她們勾織,並邀她們為自己的小店供貨。
只靠老一輩,想要留住鄉愁還是遠遠不夠的。木雕藝術家希巨·蘇飛在都蘭糖廠舊址租下一間廢棄廠房,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他設計製作的許多家居用品,靈感來源於兒時部落裏常見的傢具。
“全球在變,部落也在變。我們的工作室主要是50歲上下的族人,年輕人不太可能一起學。但這些傳統回不去部落,是非常可惜的。”希巨·蘇飛希望年輕人儘早成熟,找到適合自己與部落的發展之路。
[責任編輯:馬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