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資訊

話劇《慰安所》首次在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公演

2017年07月06日 09:52:54  來源:中新網
字號:    

  中新網南京7月5日電 (記者 申冉)5日晚,話劇《慰安所》首度在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公演。這是一次在特殊的歷史場所上演的一齣特殊題材的演出,此情此景令現場觀眾均表示深受了心靈的衝擊。

  據介紹,《慰安所》講述的是日本侵華期間一則真實而悲慘的故事:一名日本軍官,在南京慰安所尋歡時,遇到從日本國內被誘騙至南京,並被迫淪為“慰安婦”的妻子。這名軍官難以接受如此殘忍的現實,最後選擇自殺……來自中日韓等日軍“慰安婦”問題研究專家和南京市民一同觀看了話劇。

  當晚7點55分,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廣場上,幾十年前的建築墻體前燈光亮起。

  在以真正的慰安所為背景的舞臺上,當年“慰安所”的場景被還原,穿著日本和服和二戰日軍軍裝的大學生演員登場,話劇《慰安所》拉開帷幕。整個公演中,在場的很多觀眾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淚。儘管是一對日本夫妻的悲慘經歷,但人性被侵略者和戰爭“碾壓”的悲劇,仍然讓善良的人們感同身受。

  記者了解到,該劇的演員是金陵科技學院的在校大學生。飾演日本“慰安婦”慧子的女生叫鬱舒童。她告訴記者,自己第一次來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面對一群“慰安婦”問題研究專家演出,“感到一種使命感和一種莫名的情緒升騰在內心。”

  鬱舒童説,自己參觀過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被“慰安婦”悲慘遭遇深深震撼。“當年她們也大概就是我現在這個年紀,真的難以想像,那是怎樣的人生遭遇。”

  據介紹,話劇《慰安所》並非虛構作品,而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南京市地方誌辦公室研究員胡卓然在1940年《抗戰週刊》雜誌第38期上發現了這個名為《慰安所》的劇本。

  根據歷史資料顯示,這個劇本的作者王澧泉曾在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學習話劇創作和表演,是著名劇作家曹禺的學生。他是依據1939年發表在《浙江婦女》雜誌第4期上的署名“任重”的通訊文章《南京慰安所裏》改編。王澧泉在改編的劇本前言中寫道,想向觀眾展示日本婦女也是被強徵“慰安婦”制度侮辱和戕害的事實。(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