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兩岸文化  >   資訊

近代中國第三所國立大學建校115年 展出清政府勳章

2017年05月09日 07:07:2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近代中國第三所國立大學建校115年展出清政府勳章

  圖為衛乃雅的三等第一寶星勳章。受訪者提供

  近代中國第三所國立大學建校115年 展出清政府勳章

  中新網太原5月8日電 (記者 李娜)8日,在中國第三所國立大學、山西大學的校園文化藝術節暨建校115周年聯歡會上,記者了解到,山西大學校史館7日首次展出清政府頒發給該校英國教習衛乃雅的三等第一寶星勳章和執照。

  該執照上寫著“大英國人山西大學堂西學專齋教習衛乃雅”、“賞給三等第一寶星”、“茲照章制造寶星一座”等字樣。而勳章上同時鐫刻著滿文和漢文。

  據校方介紹,衛乃雅是英國人,曾在山西大學堂任職西齋教習,教授地質學、礦學等課程。清朝宣統二年十二月,即1911年1月,清政府封賞他三等第一寶星,以表彰他在山西大學的功業。

  山西大學8日舉辦校園文化藝術節暨建校115周年聯歡會。圖為聯歡會現場。 李娜 攝

  山西大學檔案館館長曹勤民說:“衛乃雅至少在這里教了4、5年學,後來按照此前中英雙方約定,英方辦學期限到了,西齋開始由中方負責辦學,衛乃雅可能就回國了。”

  衛乃雅的孫子安德魯·威廉姆斯2016年12月從英國來到山西大學,將祖父的三等第一寶星勳章和執照借給山西大學十年。

  7日上午,山西大學校史館舉行了更新改建揭牌儀式。更新改建後,該史館充實了1949年前後的校史資料,建立了山西大學“名人堂”,重點展示該校115年來的主要辦學成果。

  據山西大學校長賈鎖堂介紹,山西大學的前身名叫山西大學堂,是近代中國第三所國立大學堂,前兩所分別是京師大學堂和北洋大學堂。

  圖為清政府頒發給該校英國教習衛乃雅的執照。受訪者提供

  據了解,清朝光緒二十八年,即1902年,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和山西巡撫岑春煊共同創辦山西大學堂,山西大學堂內設兩部,一部專教中學,由華人負責,一部專教西學,由李提摩太本人負責。光緒二十九年,即1903年,根據清政府頒布的《奏定學堂章程》須設有三科方能稱為大學的規定,僅京師大學堂、北洋大學堂、山西大學堂稱大學堂。1959年,該校恢復山西大學校名,是中國最早在聯合國注冊的高校之一。

  8日,山西大學黨委書記師帥和校長賈鎖堂發表致辭稱,作為中國近代高等教育重要的發祥地之一,山西大學孕育于具有悠久歷史的三晉大地,誕生于民族存亡的危難時刻,從科學救國到科教興國,始終秉承“教授高深學術、養成碩學閎才、應國家之需要”的育人理念,形成了扎根三晉、融貫中西的學術特色,積淀了一脈相承、歷久彌新的文化傳統。

  為了迎接建校115周年,山西大學開展了80余場學術文化活動,名家雲集、思想薈萃,還舉辦書畫展、成就展等。(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