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
劉春芝(72歲)
社區:昌平區興壽鎮桃林村
【榜樣説】 每天守著這片土地,心裏就覺得踏實。用這種方式給烈士們守墓,不為別的,就是為了讓更多人牢記這段歷史。對我來説,能在這裡守著,就是一種幸福。 —劉春芝
燕山腳下,坐落著桃林烈士陵園,這裡埋葬著18個流血犧牲的年輕戰士。從陵園入口走過18層臺階,可見烈士的介紹墻和墓碑,周圍環繞18棵油松。地上沒有落葉,不見雜草,唯有紅色的月季,正開著大朵的花。
作為昌平區興壽鎮桃林村烈士陵園的守陵人,劉春芝八年來早出晚歸,騎著自行車往返于家和陵園之間。打掃衛生、照顧花草、接待掃墓人,是她的日常工作。甚至在大年三十,她也會去陵園歸置,“讓烈士們一起過年”。
讓小土包變成紀念碑
桃林村是昌平的革命老區之一,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三個不同時期,出現過18位烈士,年齡最小的不過18歲。
20年前,烈士的陵園只是一片荒土,烈士的墓也只是一個小土包。土包前豎立的烈士碑約半米多高,只記錄著18位烈士的姓名,周邊雜草叢生。
一次清明節,劉春芝看見幾個10來歲的學生,手裏拿著小白花,穿過雜草來掃墓。“這樣簡陋的條件,學生都不知道花放哪兒。”劉春芝由此萌生了建設烈士陵園的想法,並建議村支書,在村子附近找一個地方,安放村裏的這18名烈士,既方便學生們掃墓,也可以傳承歷史。
劉春芝的建議,在之後的村支部會議上得到認可。隨後,村支書帶著烈士家屬,將陵園地址選在燕山支脈—羅椅子山腳下。“這座山以前也是抗戰的地方,半山腰上,有一棵信號樹,用來告訴村民日軍從哪個方向來。”劉春芝解釋著選址原因。
那一年的清明節,佔地10余畝的烈士陵園正式建成,劉春芝參加了剪綵儀式。踏上18層臺階,就能看見烈士的介紹墻。墻後是一座兩米多高的石質紀念碑,周圍環繞著18棵油松。
豬圈裏翻出烈士照片
新建成的烈士陵園需要烈士們的姓名、照片和參戰資訊,但此前的烈士碑上,只有18位烈士的姓名。作為村裏的黨支部副書記,劉春芝致力於尋回烈士的資料。
“我當時做的工作類似于記者,拿著紙筆,去烈士家屬家採訪、找資料。”劉春芝説。到現在,這些手寫的材料仍被她收藏在家中。
在烈士陵園展史館裏,趙富廣烈士的照片四週已經泛白。劉春芝提起這張照片的來源時,不禁笑出了聲,“當時的人很少拍照,到趙富廣烈士家尋照片時,一張也沒找到。後來趙富廣的兄弟提起,説好像有照片丟在豬圈裏了。我就跟著他到豬圈裏翻出了這張底片,再用紙包好,和其他烈士照片一起進行了翻拍。”
在走訪烈士家屬的同時,劉春芝也對村裏的其他老人進行了採訪,收集著桃林村村口炮樓、信號樹、地道的故事。正因為如此,她還擔任著陵園接待的工作。
在桃林村現任副書記王玉傑的眼裏,劉春芝熟悉烈士事跡,是講解的最佳人選。“每到清明、‘七一’等節日,烈士陵園會吸引很多慕名而來的祭掃者,劉春芝根據聽眾的不同,講解的切入點和語言風格也有所不同。”
烈士陵園一年大概有上千人來祭掃,劉春芝接待的祭掃者已經有上萬人。
月季紅了 汗就沒白流
2007年,64歲的劉春芝沒再接任副書記一職,她向村裏申請,要來烈士陵園做守陵人。從此,她幾乎每天騎著自行車往返于家和陵園之間,單趟約15分鐘。
為什麼選擇守陵?劉春芝説,建這個陵園是為弘揚先烈的精神,一代代傳承下去,“不在乎給多少錢,我只想把陵園的環境維護好,才對得起這些烈士。”
守陵工作的第一天,劉春芝看到遍地雜草,18棵代表烈士的油松有兩棵也在乾枯。她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在幾棵油松的根處挖出排水溝來,讓山上流下的水能順著排水溝滋潤油松。
規整完油松,劉春芝開始為陵園尋找其他景觀植物。看到村民公墓裏的月季花開得燦爛,劉春芝就和守墓的人商量要移植。經守墓人同意,劉春芝開始每天從村民公墓裏刨月季花,用了近一週時間,栽種了58株。
58株月季,想要栽活,每一棵都至少需要澆三次水,每次至少一桶水。陵園的自來水當時只通到園子前的18層臺階下。劉春芝一天要挑80多桶水,分40多次用扁擔挑上陵園。
“整地、挖溝、種花,累了就在臺階坐會兒,每天回去腿都疼。”在劉春芝的記憶中,剛開始栽花的日子是自己最辛苦的時候,但現在,月季花開得爛漫,陵園的環境好了,就覺得這些付出都值。
守在這裡就是享福
八年來,劉春芝將大部分時間都放在陵園,2014年前後,劉春芝的兒媳婦患病,每日需要有人照顧。劉春芝照顧兒媳去不了陵園時,老伴就替她去陵園打掃。
清明、“五四”、“七一”等特別的日子,劉春芝需要提前一週開始打掃。劉春芝説,現在村裏的烈屬很少,有的也是年齡七八十歲的老人家,平時很少過來。清明時節,會過來掃墓。年三十時,村幹部來陵園上供水果點心,劉春芝也來陵園,給花草樹木澆水、剪枝、清潔地面,把紀念碑底座擦乾凈。“烈士們也是村子裏的人,也該讓他們好好過年。”
到如今,劉春芝已經72歲,依然堅持著守陵工作。陵園裏經常只有劉春芝一人,旁邊就是村民的墓地和一大片果園。
“你準備什麼時候回家享清福啊?”果園的主人問她。
劉春芝正蹲在紅色的月季花叢中,手裏拿著鐵鍬給月季松土除草。她抬起頭,迎著照過來的陽光,回答説:“享清福?能一直守在這裡,為陵園做自己能做的事,就是幸福的。” 新京報記者 左燕燕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