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雞湯段子刷屏、被代購資訊騷擾、被“美顏”照欺騙……相信大家的微信朋友圈中,都出現過這樣的情況,並且對此嗤之以鼻。近日,26條網友自發編撰的“微信朋友圈禮儀規範”,在微信中被爭相轉發,部分條款引起大家的共鳴。
記者在微信搜索欄中輸入“微信禮儀規範”後,立馬跳轉出上百條相關資訊,其中還有些帖子閱讀量超過10萬。對此,不少網友點讚,也有不少人吐槽。
自拍照PS程度不超50%
朋友圈“新規”:自拍照要把握尺度,美圖秀秀修改程度要在50%以內,避免誤會。
“看客”吐槽 作為一名長期被美顏照刷屏的“看客”,家住重慶市南岸區的80後趙先生則吐槽到,身邊很多女性朋友,發的照片都是千篇一律的樣子:錐子臉、大眼睛,有的人甚至是照片和本人相去甚遠。
“我覺得真實一點比較好。”趙先生説,修圖也需要把握一種尺度,去除照片上的雜質、輕微調一下色是可以的,該修改的程度最好控制在20%以內。
專家分析 (知名網路社會學家、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研究中心專家委員唐興通):針對自拍設計的行為規範,背後體現的是人們對於美好、積極事物的一種嚮往。這種帶有嘲諷調侃意味的規範,一方面帶有娛樂的功能,同時也體現了社交生態中,雙方對真實性的要求,太做作和太裝的行為,都是不受歡迎的。
發代購資訊 應繳“攤位費”
朋友圈“新規”:在朋友圈海外代購、賣面膜的年底請自覺繳納攤位費,或者給朋友發紅包補償。
“看客”吐槽 “算不上反感,總之印象分會大打折扣。”昨日下午,重慶市民杜紅梅向記者表示,不久前,在她的網友的強烈要求下,她選購了兩條手鍊,“加上運費,一共花了60多元”。不過,讓杜紅梅“心塞”的是,“淘寶上同款産品竟然兩塊錢一條都能買到,真是好大一個坑”。礙于同窗的情面,杜紅梅只能選擇不了了之,“手鍊擱在辦公室,沒心情戴”。
專家分析(唐興通):類似朋友圈內的“熟人經濟”,實際上是在透支個人信用的行為。建立在社交基礎上的熟人,一旦走向交易關係,朋友感情勢必會弱化,長期廣告刷屏容易引發好友反感,讓長期累積起來的社會資本和尊嚴被輕易消費。
評論應顯誠意 避免發表情
朋友圈“新規”:評論應彰顯誠意,避免單純的笑臉等表情。典型評論案例如:小寶寶好可愛哦,你真是天生的衣服架子等。
“看客”吐槽 90後、重慶市民蘇陽表示,“作為一個發心情的人,看到別人評論再回復,其實是一種很好的互動”。儘管如此,但是也不贊同“新規”中所舉的成功案例,那種評論的內容太過吹捧化,也給人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專家分析(唐興通):和面對面社交一樣,虛擬社交也同樣要求融入人的真實情感。這一條規範,實際上也反映出人們對“深社交”的需求,潛意識中希望與對方“走心式”的溝通。而簡單回復,不僅起不到拉近距離的目的,偶爾甚至會引發一些矛盾。
“新規”不具有權威性
記者隨機採訪了10位微信網友,他們對微信朋友圈禮儀“新規”的意見分成了三派,其中5人對此表示中立,3人反對,僅2人贊同。
對於微信朋友圈禮儀規範的産生,唐興通認為,這是網友自發進行編撰的,有些內容比較實用,且能夠引起網友的熱議,但有些內容太過極端,因此不具有權威性和可操作性,“其實網友的這些行為,體現的是對虛擬社區的重視和關心,希望規則有序地在上面交流,而不是混亂無序”。
重慶明亮心理諮詢所所長、資深心理諮詢師邱駟則表示,朋友圈不僅是一個相互交流溝通的平臺,更是一個休閒和非正式的交流平臺,它的存在,更重要的是滿足朋友之前的心理溝通和交流需求,“一旦産生規範,反而會讓原本輕鬆的交流嚴肅起來,不利於情感溝通”。
@重慶商報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