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圖》剩山卷
《富春山居圖》是元代大畫家黃公望在元至正七年(西元1347年)79歲時為無用禪師作,縱33釐米,橫636.9釐米。生活在富陽的黃公望以富春江為題材,為了畫好這幅畫, 他終日不辭辛勞奔波于富春江兩岸,觀察煙雲變幻之奇,領略江山釣灘之勝。深入的觀察,真切的體驗,豐富的素材,使《富春山居圖》的創作有了紮實的生活基礎,加上黃公望晚年爐火純青的筆墨技法,遂造就了一代傳世名畫。此畫既形象再現了富春山水的秀麗外貌,又把其本質美的特徵揮灑得淋漓盡致。這件宏幅巨制直到黃公望謝世前不久才告完成,前後傾注了大約七年的心血,是畫家與富春山水情景交融的結晶。
展開長卷,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富春江一帶秋初景色:丘陵起伏,峰迴路轉,江流沃土,沙町平疇;雲煙掩映村舍,水波出沒漁舟;近樹蒼蒼,疏密有致,溪山深遠,飛泉倒挂;亭臺小橋,各得其所,人物飛禽,生動適度。正是“景隨人遷,人隨景移”,達到步步可觀的藝術效果。時至今日,當人們從杭州逆錢塘江而入富陽,滿目青山秀水,景色如畫,仍會自然地聯想到《富春山居圖》與兩岸景致在形質氣度上的神合,從心底讚嘆作者認識生活、把握對象的神髓,進而提煉、概括為藝術形象的巨大本領。
元代以來,歷代書畫家、收藏家、鑒賞家,乃至封建帝皇權貴都對《富春山居圖》推崇備至,並以能親眼目睹這件真跡為榮幸。明朝末年,《富春山居圖》傳到收藏家吳洪裕手中,吳洪裕極為喜愛此畫,每天不思茶飯地觀賞臨摹,甚至在臨死前還下令將此畫焚燒殉葬。幸被吳洪裕的侄子及時從火中搶救出,但此時畫已被燒成一大一小兩段。前段較小,稱“剩山圖”,目前珍藏于浙江博物館;後段畫幅較長,稱“無用師卷”,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文、圖/廣州日報記者 金葉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