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聚焦《關於推動網路文學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時間:2015年02月10日 09:10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網/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原標題:聚焦《關於推動網路文學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編者按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日前印發了《關於推動網路文學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首次從思路、邏輯和路徑上為網路文學的“主流化”和“健康發展”進行規劃與設計,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熱議。《中國新聞出版報》記者特採訪了業內專家、網際網路企業、網友,邀專家解讀《意見》,聽業界暢談網路文學的未來發展。

    網路文學歷經多年發展,已在我國文化體系中佔據了重要地位。鋻於其影響力與日俱增,依法依規規範網路文學,引導網路文學健康有序發展無疑已成為當下時代主題。在這一背景下,《關於推動網路文學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出臺的現實意義如何?又會對網路文學的發展産生哪些影響?對此,業內專家進行了深層解讀。

    激勵和扶持是核心思路

    我們來談今天的網路文學,更多的是談它的潛力。

    《意見》指出,近年來,網路文學迅速發展,已成為我國數字出版産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網路文藝的重要類型,廣受眾多文學愛好者及青少年喜愛。同時必須看到,目前網路文學也存在數量大品質低,有“高原”缺“高峰”等問題。對此,中國青年出版社副編審莊庸認為,我們來談今天的網路文學,更多的是談它的潛力。過去的成績和事實證明了網路文學具有在全産業鏈和主流新文藝中承擔更為重要、積極作用的潛力。《意見》的核心思路在於對網路文學的激勵和扶持,而不是治理和整頓。規範和引導是題中應有之義。

    莊庸認為,《意見》體現了兩個整體性特色:其一,《意見》對網路文學10多年“草根發展”既成的影響力和發展成就,第一次進行了“追認”和“提升”。其二,《意見》從網路文學發展現狀和網路文學全産業鏈各個關鍵環節的需求等“基層探索”出發,對網路文學未來的角色和作用表達了較高的預期,並全面闡述了推動實現這種預期的意願、動力和路線圖。

    採訪中,業內專家紛紛表示,《意見》以紅頭文件方式,將網路文學從“墊底兒”的地位和身份,一下子提升到了全産業鏈中跟其他行業相比肩的地位。

    網路文學從“自發”到“自覺”

    在各種願景和預期目標“倒逼”中,推動實現網路文學發展的新定位和新路徑。

    “在《意見》出臺以前,無論是從網路文學的創作、編輯還是産業等方面來看,其發展是毋庸置疑的,只是顯得較為粗放。”浙江省網路作家協會常務副主席、杭州師範大學教授夏烈認為,目前,我國的網路文學處在一個轉捩點,或者説處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之中。《意見》對現階段發展網路文學要做的重點工作做出了規劃,並提出多項推動網路文學健康發展的保障措施,包括創作、編輯、産業主體等幾個方面。夏烈説:“把《意見》落到實處,相對之前的"自發"發展,網路文學的"自覺"發展階段才真正到來。”

    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6月底,我國網路文學用戶數已達2.89億,較2013年年底增長1498萬人,網民網路文學使用率為45.8%,這意味著近一半網友閱讀網路文學。《意見》將網路文學的主要受眾定位於眾多文學愛好者及青少年,莊庸認為,這是從網路發展現狀和實際出發做出的推斷、規劃。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員、首都網路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許苗苗同樣認為,網路文學讀者以青少年群體居多,單靠市場調節顯然行不通,因為網站編輯可能會受到資方要求,增加刺激點擊率的爭議性內容。

    莊庸則認為,“文藝新時代新風氣”正在重建、重塑之中,《意見》等於是把網路文學帶入了這個“新時代新風氣”重建的時代之門,在各種願景和預期目標“倒逼”中,推動實現網路文學發展的新定位和新路徑。

    跨界重建網路文學評論

    網路文學評論需要輸入新鮮血液,同時需要有一套新標準,並且還需要政府部門的資金支援。

    “現在高校中文學科主要還是關注精英文學,只有一些選修課去討論一些當下比較流行的文學作品。因此,學生也缺少一種對網路文學理論的構建能力;同樣,大部分學者也不了解網路文學,有些人嘗試去做,但大多説不到點子上。因此,現在網路文學評論處在一個比較尷尬的位置。”針對網路文學評論的現狀,中國作協作家網主編馬季如此表示。

    《意見》提出了多項推動網路文學健康發展的保障措施。馬季認為,雖然目前網路文學評論處境尷尬,但無需過於擔憂。因為這需要一定的時間,也需要一個過程。他認為,網路文學評論需要輸入新鮮血液,同時網路文學評論需要有一套新標準,並且還需要政府部門的資金支援。

    莊庸認為,重建網路文學評論應該抓住兩個關鍵點,一方面,以中國網路作家協會為依託,建立“網評家陣地”,對網路文學評論者進行群體、跨界和代際性重塑;另一方面,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網路文學作品內容研討和評論,建立中國好網路文學評論/評價、評選/評獎體系,重建具備經典性、當下性、前瞻性和導向性的網路文學批評與價值評判體系,並推出符合時代精神的重要作家作品和類型派流。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閱讀: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