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厲無畏:正確投融資是文創産業發展關鍵

時間:2014年12月22日 11:1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網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 曾鼐)網際網路金融路在何方?金融創新如何服務實體經濟?……19日,眾多金融、法律專家等聚集京城,探討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新趨勢。著名經濟學家厲無畏指出,正確的投融資是發展文創産業的關鍵,應培育文創産業的保險市場,推廣智慧財産權質押貸款等。

  12月19日,中國金融創新與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在京開幕,以“融合、創新、發展”為主題。諸多著名金融、經濟、法律等專家學者,熱議金融國際化、網際網路金融、金融創新與服務實體經濟、普惠金融等議題。

  “正確的投融資是發展文創産業的關鍵”

  “金融創新支援經濟轉型的重點,在於科技創新、文化創新”,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創意産業之父”厲無畏説。他説,近年來,中國文創産業增速很快,是産業轉型的必然選擇,“文創産業的發展要與金融創新相融合”。

  厲無畏説,文創産業具有高附加值、高回報和高産業關聯度的特點,可極大影響一個城市、國家經濟運作和社會發展。他舉例説,如果一個傳統景區加入文藝演出,打造品牌,將促進整個景區餐飲、住宿、衍生品等的發展,“文創産業往往能帶動整個産業鏈發展”。

  不過他指出,高收益的文創産業也有較高風險,這決定了銀行信貸、債券等傳統融資工具往往無法滿足創意項目的融資需求,“文創産業的融資渠道不順暢”。

  厲無畏建議,應進一步強化政府主導下的財力保證制度,選好重點資助項目,提供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率;培育文化創意産業保險市場,營造包括貸款貼息、保費補貼、投資基金、風險投資等配套機制,“加強政府層面的風險控制,對項目做科學的價值評估”。

  “要注意政府、銀行、企業的三方連接,構築産融合作平臺”,厲無畏説。他強調,應拓寬投融資渠道,可推廣智慧財産權質押貸款,根據借貸企業實際情況,採取多種還款方式;擴大旅遊會展、文化藝術、電影等綜合消費信貸規模;探索通過眾籌融資模式解決中小文創企業的融資難題。

  “網際網路金融是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良機”

  談到網際網路金融,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會長鄭必堅認為,金融創新提供新的融資渠道、投資品種等,成功的金融創新將大大改善全社會資源配置。他説,網際網路金融促進了傳統金融機構和新興機構的相互競爭,未來傳統機構必會自我革新,順應網際網路金融的趨勢發展。

  但他同時表示,不當的、過於超前的金融創新也會導致不良後果,“中國的經濟轉型過程中,既需要傳統模式,也需要創新的金融模式,更需要兩者的融合”。

  “網際網路金融將引領中國最終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著名財經評論員侯寧説。“中等收入陷阱”是指當一個國家的每人平均收入達到中等水準後,由於不能順利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導致經濟增長動力不足,最終出現經濟停滯的一種狀態。

  侯寧説,雖然中等收入陷阱在很多地方確有發生,但中國的體制、系統有自身的優勢,在防控風險、災後重建等方面有較強能力。他説,近年來,網際網路金融極大改變了中國投資者的心態,雖然對不少傳統産業造成衝擊,“但在更大程度上,為經濟注入了新活力”。他認為,眾籌等網際網路金融,縮短了人與人距離,更縮短了籌集資源、智慧的距離,“一定會引領中國走向更光明的未來”。

  “投資一定有風險,但不能不敢創新”

  金融創新困境何在?全國人大常委、民革中央專職副主席修福金認為,中國經濟發展有很多優勢,但也面臨一些挑戰,如金融業開放度不夠,行業壟斷明顯,多層次監管體系未建立等,“要適應發展新常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修福金説,必須重視金融改革在經濟轉型中的作用,加強金融創新,讓金融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鼓勵社會資金、民營資金參與投資,為服務業、戰略新興産業發展營造新環境。

  “不僅制度要與國際接軌,理念也要接軌,要轉變投資觀念”,國際投資促進會會長王平説。他認為,目前整個社會的投資心態有一個誤區,即“投資一定得賺錢,虧本了不行”。他説,投資必有風險,金融創新也一樣,要學會規避風險,“更不能有風險就害怕創新”。

  王平認為,經濟發展的龍頭是金融,金融類機構應先行,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大膽推出金融衍生産品。他希望,政府能提供良好的制度、法律、資金環境,“尤其拓寬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

  而玖遠投資集團副總裁和永全則認為,在“新常態”下,企業也應“把握髮展的主動權”。他認為,創新要重視長遠發展,要以多元共贏替代零和博弈,“謀求共贏”。(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