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的手機客戶端頁面截圖
7月22日,由上海報業集團《東方早報》團隊打造的“澎湃新聞”客戶端正式上線。
一篇文藝范兒的發刊詞《我心澎湃如昨》,一篇《令政策的平陸往事》,“情懷”加“內幕”,上線後短短幾天,上海報業集團對於新媒體項目的探索——“澎湃新聞”迅速走紅。與此相伴,這份被譽為“有理想有抱負”的紙媒“悲壯的自救”,也聚焦了眾多品評和爭議。
復旦大學國際政治係副教授沈逸認為,當前“澎湃新聞”被給予極大關注,折射出受眾對媒體發展的多種焦慮。“但至關重要的一點是,大家關注的焦點在於它將如何生存下去,是燒錢、撒狗血,還是成為傳統媒體改革的新標桿?”
原創內容競爭恐後勁不足
儘管“澎湃新聞”在短短時間內就吸引了圈內圈外無數目光,但它究竟具備多少核心競爭力?時政新聞“一枝獨秀”的態勢能持續多久?
有業內專家坦言,“澎湃新聞”的核心競爭力不夠明確,所謂“原創內容”事實上很容易被模倣和複製,難以長久。“‘澎湃新聞’APP在IOS和安卓系統雙雙上線後,海量的原創內容帶給采編和運營的壓力非常大,在內容創作、消息供給、稿件水準、品質把控上是否持續、穩定,都將拷問團隊的持久作戰能力。從當前的情況來看,澎湃主要借助現有門戶網站等網路平臺的轉載增加影響力——長此以往,難免會成為這些門戶網站的稿庫。”
在中國青年報記者王記超看來,“澎湃小試牛刀就引來喝彩一片,只是矬子裏面的將軍比較好當而已”。
搜狐公司原副總裁劉春持同樣的觀點:“幾篇時政大稿並不意味著以原創內容為特色的網站就能成功,因為再多的原創也支撐不起一個新聞門戶,而基於PC端的門戶本身就在衰落中。‘澎湃新聞’最近的火爆仍然來自微信公眾賬號和移動端的轉發傳播,它的未來在APP和移動端。”
商業模式有待市場檢驗
根據上海報業集團的構想,“澎湃新聞”的運營模式是通過優質原創內容吸引流量,然後依靠海量用戶獲取廣告收入。這一構想在西南科技大學新聞傳播係副教授劉海明看來,尚存疑問:“時政新聞的受眾是否多到能夠帶來巨大流量,進而吸引廣告客戶?如果不是當前的反腐大局勢,時政新聞是否依然會如此火熱?‘澎湃新聞’這種不分層次的寫法能吸引多少固定受眾?起碼從現階段的情況來看,它仍在造勢、燒錢和吃老本。”
王記超表達了同樣的擔心:“以精英為閱讀主體、以艱深晦澀的政治為寫作話題的項目,吸引的必定是少數人群,流量不會大——奇怪的是,‘澎湃新聞’竟然想靠海量用戶來吸引大流量然後售賣廣告,豈不是南轅北轍?”
“按照現在澎湃的構想和運營看,它還是奉行傳統的報紙廣告邏輯,即優質的原創內容換取海量用戶和巨大影響力,然後二次售賣給廣告主。這種盈利邏輯不變,澎湃依舊還是舊媒體,在盈利模式上難以突破。”泰山晚報前執行總編輯趙治國如是説。
新聞問答模式效果不明朗
“澎湃新聞”客戶端重視與讀者互動,因此設計了“追問”和“跟蹤”功能;在閱讀方式上,也希望讓UGC(用戶生成內容)與媒體提供內容具有同等地位。但在《現代廣告》雜誌社記者馬丁看來,這種“社區化”與跟帖沒有本質區別,更多的是偽命題,因為“‘跟蹤’和‘追問’所形成的UGC不能與澎湃的新聞産品實現形式上的貫通”。
網友“凱雷”從傳播渠道的角度指出,“澎湃”面臨的最嚴重問題是缺乏聚焦媒介本身。“沒有APP和微信上的傳播,‘澎湃’基本上就是又一家新辦的財經網。‘澎湃’的聲勢,恰恰不是贏在八分內容,而是二分媒介。APP在界面友好、問答互動、內容分發機制等方面問題多多,更遑論缺乏吸引用戶的有效媒介創新?”
諸多疑問之下,“澎湃新聞”到底能走多遠,套用流行的網路語言來説,還只能“且行且觀察”。(光明網記者 宋雅娟)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