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舌尖2”創3億元收入 致大量資本涌入紀錄片市場

時間:2014年05月27日 09:22 來源:濟南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時下正在熱播的《舌尖上的中國2》,儘管因過於故事化、借用BBC素材等負面新聞引發話題不斷,但就是這樣一部投資在1000萬元左右創造出超過3億元收益的紀錄片,再次點燃了投資者對於紀錄片的熱情,大量外界資本開始涌入。在從業者看來,即使如今受眾對於紀錄片的關注度與日俱增,但投資紀錄片依然是高風險的商業交易。

  民間、跨界資本試水紀錄片

  據《2013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顯示,去年我國紀錄片生産總量達到1.1萬小時。而全年播出總量達到7萬小時,其中首播量達到了1.8萬小時。眾所週知,紀錄片無論在影響力、傳播力,還是變現力上都遠遠不及商業電影,然而這似乎並沒有影響到紀錄片産量的逐年遞增。那麼,紀錄片市場背後的“金主”究竟是誰?

  要説紀錄片市場的頭號“金主”非電視臺莫屬,數據統計顯示,電視臺的投入佔行業總投入的65.5%,而央視一家的投資甚至高於地方檯的總和。恰恰是由於央視紀錄片頻道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紀錄片的存量得以盤活,一批紀錄片的專業製作機構重新獲得了商機。“截至目前,紀錄片製作公司至少有200家,去年民營機構總的投入是3.77億元。”紀錄片導演詹桐如是説。

  在詹桐看來,伴隨著2012年《舌尖上的中國》熱播,紀錄片在普通受眾腦海中的辨識度有了明顯提升,間接帶動了跨界資本加速涌入紀錄片市場。據不完全統計,近兩年來多家企業相繼成為《華爾街》、《大國崛起》、《中國古建築》的幕後投資者。大量跨界資本的進入,在一定程度上為紀錄片年産量的逐年遞增提供了物質保障。而如果最終的成片能夠在央視這樣的平臺播出,遠比直接投放廣告划算得多。

  過度商業化加劇“回本難”

  在外界看來,各路資本都在紛紛瞄準紀錄片市場一定都是衝著它的高收益。以時下正火的《舌尖上的中國2》為例,節目總導演陳曉卿在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針對第二季“投資3000萬元,收益1億元”之説就表示,“投資誇大了3倍多,如果説收益是1個億,那是縮小了3倍多”。詹桐直言:“《舌尖上的中國》的成功純屬個例。實際上如今大部分紀錄片的投資方都面臨著回款難題。”

  中國教育電視臺中心紀錄片中心主任助理陳欽認為,目前國産紀錄片的製作品質可謂千差萬別。例如《舌尖上的中國1》,許多人在看過之後都會為其精美的畫面所感嘆,而這些畫面均是該片的製作團隊一幀一幀地拍攝出來的。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某些紀錄片則是由素材拼湊出來的,品質不佳就難以得到購片方的認可,自然難以有“回本”可言。

  陳欽強調:“愈來愈多的商業資本融入紀錄片市場,儘管可以為製作品質的提升提供充足的物質基礎,但這也恰恰是把雙刃劍。”如果在紀錄片中植入過多的商業化元素,則會損傷到紀錄片的藝術性、思想性,這樣自然會引發一系列的負面效應。從短期來看,會影響到投資方收回成本;從長期來看,則會阻礙紀錄片市場的良性發展。

  保本需看成片成片“二次銷售力”

  作為投資者,究竟該如何降低紀錄片的投資風險?陳欽對此建議,在充分了解紀錄片的播出平臺的前提下,投資者首先要選擇具有“二次銷售”能力的紀錄片進行投資。由於目前紀錄片在國內尚無成熟的商業模式,因此和電視劇一樣,被電視臺買入也成為紀錄片變現的主要渠道之一。一部紀錄片能夠吸引到的電視臺越多,自然會産生更多的收益,“像《舌尖上的中國》這種比較貼近大眾生活、接地氣的題材將會在市場中較受歡迎”。

  對於國産紀錄片來説,目前大多數的投資方投資紀錄片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打造品牌、鞏固品牌影響力。在業內人士看來,就國産紀錄片的長期發展來看,市場活力要想真正被激發,還需要進一步拓展紀錄片運營的商業模式。

  據了解,國際上,紀錄片的主要盈利模式是靠節目版權的出售和利用完全自有的版權,通過與電視臺進行合作,開設新的紀錄片頻道實現盈利。而廣告收入只佔到一半,此外紀錄片的版權買賣、衍生品開發都是紀錄片實現盈利的重要途徑。□盧揚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