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編劇史航:我自己的創作不太行 但我為好東西高興

時間:2014年05月26日 09:32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作者:啟之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2014年3月

  接到史航的電話有些突然。電話中他和我匆匆定下採訪時間,我應允後匆匆動身,卻被看不見盡頭的車龍堵在路上,只好發短信為可能的遲到表達歉意,史航的回復很簡潔:放心,我有書看。這個細節至少表明史航是個愛書之人,實際上,他還是一個願意把這種熱愛傳播出去的人。“我知道自己不是時代的排頭兵,我自己的創作不太行,但我懂得為好東西高興,推薦是我在這個世界上的使命,我需要一個陣地。”

  到目前為止,史航的陣地有電臺,“只有幾分鐘的推薦,有如東風射馬耳”;有錢糧美樹館,“我做了四五十次的讀書講座,但條件有限,最多來七十多個人”;還有就是大佳網的“史航説書”,每週你會在網上看到史航在鏡頭前侃侃而談一本書,30分鐘左右,這似乎是種完美的綜合,時間、形式、傳播都剛剛好,因此史航看重這個陣地,將“史航説書”稱之為“我的某一根救命稻草”。從2011年創辦“史航説書”以來,史航已經錄製了230多期節目,去年統計的全年節目點擊率將近200萬。

  【史航説】

  我知道自己不是時代的排頭兵,我自己的創作不太行,但我懂得為好東西高興,推薦是我在這個世界上的使命,我需要一個陣地。

  你吃東西能整個吞下去嗎?不能,要咬碎,東西排出體外還是原來的形狀嗎?不能,一進一齣都是碎片化,哪有整個之人生呢?哪個時代都是碎片的。

  “及時”就是在大家都溜時代的須的時候,和時代掰了下手腕。

  微博最適合我薦書

  史航的薦書生涯起步很早,從中學開始,幾乎每天書包裏都會塞幾本畫報或武俠書,推薦給同學,長大後成了編劇、節目策劃的史航有了更多機會發聲,而他最感謝的機會是網路。

  史航的網路“發家”軌跡是:論壇、貼吧、開心網、微博。“微博最適合我”史航説。他最初註冊微博的目的只是幫朋友吵架,但等他有了微博賬號,朋友的怒氣早已平息,他只好用微博來抄書,結果發現了奇妙之處,“有的話抄在本子或電腦文件中可能都不會再看,但抄在微博上,半個月之後有人説你抄得這句話簡直是在放屁,我和他吵架,這句話我就記住了。”微博只有140個字的容量,不少人因為這種碎片化的寫作和閱讀而宣佈退出微博。對此史航不以為然,“你吃東西能整個吞下去嗎?不能,要咬碎,東西排出體外還是原來的形狀嗎?不能,一進一齣都是碎片化,哪有整個之人生呢”,史航覺得哪個時代都是碎片的。

  【史航薦書】

  《中西風馬牛》

  推薦理由:這本書很獨特,作者是個在大學選修課上教四個老外的老師,課上講各種中國電影。我覺得這本書特別有意思的是,他們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地看中國電影,如果你用他們的眼睛回頭看,就會覺得中國電影怎麼都這麼怪呢,但我們已經麻木了。用別人的眼睛看自己,我覺得特別享受。

  從美樹館説書到網路説書

  2008年史航從中戲辭職,2009年他想和人説話的願望變得特別強烈,就在錢糧美樹館開了個讀書講座,每月最後一個週日,他會舉行兩個多小時的“一言堂”,講井上靖、魯迅、王朔,也講古詩詞、短篇小説、電影,最終這個形式也延伸到網路。

  2011年,大佳網找到史航,問他想不想開辦一個讀書節目,“我説書是我自己選嗎,你們不會硬塞書給我吧?他們説不會,我又問我可以説舊書嗎?他們説可以,這樣我就來了。”開始錄製時,史航有點難為情,後來他漸入佳境,按照自己的閱讀習慣來説書。史航看書會在書上貼標簽標記重點,後來史航就按照標簽來説,在視頻中經常會看到史航捧著貼著密密麻麻彩色便簽的書,邊看邊講。史航説的書很雜,散文、小説、傳記、繪本等等不一而足,他選書的標準就是“我喜歡,希望別人也喜歡。”而一個更重要的標準就是“我不説這本書就沒人説了”,“比如周作人翻譯的《石川啄木詩歌集》,到現在也沒有再版,我覺得他比金子美玲好多了,比很多人都好多了,但沒有人注意。”因此史航更看重舊書,“新書的選擇則分兩種,一種是有意思,一種是作者又是我朋友,書又有意思,為什麼不推薦?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

  對於同類的説書節目,史航關注不多,不過從媒介來看,他認為網路説書相較于電視説書有優勢,“電視沒法再看,網路能搜索、能點擊,網路是鞏固自己的審美,而電視只能讓你隨機遇上自己的審美。”

  “節目像泥石流一樣緩慢進行”

  史航表示自己是個特別注重效果的人,不過他的操作模式卻好像停留在農耕時代,有點無為而治的意思。不同於市場化經濟強調定位核心人群,提供精準産品的法則,史航説自己從未預設聽眾人群,也不想提供特供産品,“就好比吃東西,我不止想吃煎餅果子,我還想吃雞蛋仔呢。我不是生産者,我只是一個尋覓的人,我採蘑菇也採藥,你不能讓我只尋覓一種東西。”

  在採訪的第二天,史航邀請我去參觀“史航説書”的錄製現場。房間大概有20平,裏面只有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個小沙發、一個小書架。史航笑説這是一個泥石流一樣緩慢進行的節目。節目效果的確不夠理想,從今年開始,節目從每週兩期調整到每週一期。去年單個視頻最高的點擊率為8萬,這在一個動輒轉發量過百萬的年代也不是什麼驚心動魄的事情。不過史航並不著急,他更關注內容,他覺得自己節目最大的特點就是具體,“説很多詞,很真誠、很溫暖、很紮實,都不如具體,這是我對自己最高的評價。”

  在史航心中,有一個詞分量很重,“這個詞是‘及時’,什麼叫及時?其實創作是幫不了時代的,它影響不了任何事,攔不住任何人,但及時就意味著可能攔住一些事,比如《湯姆叔叔的小屋》是一本及時的書,在大家以平等為恥不平等為榮的時候,突然有人説這樣不好吧,後來發生了南北戰爭。”史航説“及時”就是在大家都溜時代的須的時候,和時代掰了下手腕,他想做這樣的人。説到這,“掉書袋”史航提到了詩人俞心樵的一句詩,“新生事物層出不窮/而誰能把那舊的給創造出來”,史航想做的是這樣的事。

  【史航看閱讀潮流】

  新京報:這個多元、自媒體蓬勃而喧囂的閱讀環境中,什麼是最值得重視或應該做的事情?

  史航:加入這個喧囂,跟他們比嗓門,有各種技巧推薦自己想推薦的東西。比如在我微博上推薦《歸來》,先是説個人感受,然後和別人吵架,再過一段時間發現桑格格和我感受一致,我們倆溝通推薦,一起推薦。總之就是用不同的方式,耍盡心機推薦自己喜歡的東西。

  采寫/新京報記者 江楠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