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製片人談“舌尖2”:從沒有做成愛國主義教育的想法

時間:2014年05月19日 14:11 來源:半島晨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以下簡稱《舌尖2》)第五集《相逢》週五晚播出,在這一集中,觀眾可以看到食材和香料的匯聚、遷徙,以及配方、技藝的演變和再生。而中國人“心頭好”火鍋也在這一集出現,某種程度上,《相逢》更像是一場“舌尖上的火鍋盛宴”。日前記者專訪《相逢》分集導演陳碩,這位80後導演講述了自己製作美食紀錄片背後的故事。

  《相逢》呈現中國人的相聚別離背後藏匿著的深切情感,講述的不僅是人與人的相逢,更是食材與食材的相遇。片中,辣椒與花椒的邂逅開啟了麻辣美味,麻椒和朝天椒又生成了另一種味道。

  分集導演陳碩是80後,從四川大學哲學系畢業後飛去法國學電影,回國後在上海做導演。據他介紹,自己在拍攝《相逢》期間聽到浙江象山石浦鎮和臺灣小石浦鎮的故事,然後決定在《相逢》中以兩地美食帶出人們期待相逢的情感,“去年夏天我在石浦找到一個老爺爺,他八十多歲了身體特別好,他對著大海跟我講過去他們打魚的故事。那種爽朗的個性大概是老漁民獨有的,特別吸引我,所以決定拍攝這個故事。 1955年國民黨軍帶走漁山島上的漁民,全家只留下他一個人。這次他又打算去臺灣探親,親手準備那些家鄉特産。 ”陳碩跟著他從石浦到了臺灣,拍出了《相逢》中展現的殼菜(又稱淡菜)故事,年逾七旬的老人親手曬殼菜,只為遠方的姐姐相逢時品嘗,“我本人很愛吃,尤其喜歡海鮮,這一次拍攝《舌尖2》也讓我深深感受到,組合碰撞出的美食實在豐富而讓人驚奇。 ”陳碩説:“《相逢》中著重表現一個群體性的美食,就是遷徙,現在大多數中國人都會多少觸碰到遷徙,一邊是家鄉的美食,一邊是移民城市的食品,兩種味道撞在一起,會産生多少驚喜? ”

  順便説説

  《舌尖2》版權已銷往數十個國家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旗下的《中國實時報》欄目4月28日以“《舌尖上的中國2》有點變味兒”為題,指出《舌尖2》似乎已變成一檔愛國主義教育節目,而不再是一部純粹的美食紀錄片。對此,《舌尖2》製片人朱樂賢表示:“從來沒有做成愛國主義教育這種想法,節目最初設想是通過食物來表現我們中國人的勤勞,網友的解讀方式我們左右不了。 ”總導演陳曉卿也表示:“我從沒做過中國夢,所以《舌尖2》也與網友評論的‘中國夢’無關。 ”

  有趣的是,《舌尖2》引起評論的同時,也儼然成為國産紀錄片最值得標榜的一部作品。日前,央視紀錄頻道舉辦 “2013-2014年度中國紀錄片製作聯盟年會”,央視紀錄頻道總監劉文表示,《舌尖上的中國》引發中國紀錄片首次反銷海外的經典案例,“《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已經遠銷海外60多個國家,而《舌尖2》在播出前也已經有數十個國家預先訂購,《舌尖》系列已經成為國産紀錄片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

  半島晨報、海力網記者梁巍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