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青海喇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轉入實施階段 日前,青海省政府組織召開了青海喇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青海省副省長張建民,省文化新聞出版廳廳長曹萍、副廳長司才仁,省文物管理局副局長董志強以及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負責人出席會議。
會上首先通報了喇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申報情況和下一階段的主要工作,並就《喇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行動方案》做了説明。張建民就又好又快推進喇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要求深刻認識喇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的重大意義,凝心聚力、共同推進,走出一條文化遺産保護展示利用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的新路子。
青海省大遺址資源豐富,大遺址數量多、規格高、類型全、分佈廣、延續時間長。青海喇家遺址是迄今發現的我國唯一一處大型災難遺址。該遺址位於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官亭鎮,是以青銅時代早期齊家文化為主,兼有馬家窯文化、辛店文化內涵的聚落遺址,保留了4000年前大地震、黃河大洪水等多重災難遺跡,被公認為是極為珍貴的史前災難遺址,對於探索黃河上游乃至我國西部的早期人類文明、人地關係、多重災難現象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被稱為“東方龐貝”。2001年6月,喇家遺址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05年被國家文物局確定為“十一五”期間100處重要保護的大遺址之一。
為進一步推動喇家遺址保護各項工作,青海省政府把喇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申報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提上議事日程。省文化新聞出版廳加強溝通協調,省文物管理局深入研究、科學謀劃,在最短的時間內按照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規範要求,高品質完成了喇家考古遺址公園申報工作。2013年底,國家文物局公佈了第二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青海喇家遺址列入其中,成為青海省首個獲批立項的考古遺址公園。特約通訊員魏艷麗報道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