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昨天,北師大國際文學講壇之王安憶專場舉行。王安憶説,自己這一批起來的作家,“我個人認為,那批人的才華遠遠超過今天的70後、80後,包括60後。現在我回過頭去看八九十年代的小説,九十年代是高潮,那個小説寫得真是好,相比來説,今天的攤平了真是單薄很多。”
本報訊(記者 羅皓菱)昨天,北師大國際文學講壇之王安憶專場舉行。王安憶以“小説的生活”發表主題演講,莫言主持。結束後兩人共同回答了學生的問題。在談到諾獎時,莫言開玩笑道,“假如2012年我和王安憶兩個人一起得了諾貝爾獎,這是最好的一件事情了。”
莫言和王安憶是多年的好友,昨天活動一開場,兩人就開起了玩笑。王安憶説,自己和莫言曾經一起去瑞典,參觀了諾貝爾獎有關的地方,“這個時候莫言特別忠厚,他就覺得將來如果有一天他得了而我沒得,我多難過,他就問了一句話,歷史上有沒有過兩個人同時得的。然後有個朋友就説,有的有的,他就安心下來。”莫言也幽默地回應道,“假如2012年我和王安憶兩個人一起得了諾貝爾獎,這是最好的一件事情了。”
王安憶感慨道,自己這一批起來的作家很多都不寫了,“我覺得不能夠簡單地用才華不夠、江郎才盡來形容和描繪,我覺得這不是真正的問題。當年我覺得我們這些人起來的時候,真的很有氣象,都是有才華的人。我個人認為,那批人的才華遠遠超過今天的70後、80後,包括60後。現在我回過頭去看八九十年代的小説,九十年代是高潮,那個小説寫得真是好,相比來説,今天的攤平了真是單薄很多。為什麼這麼有才華、有激情、飽滿的人沒有延續下來?王安憶認為,“因為職業寫作對於中國的作家來講是一個新的課題,我們都沒有做好準備。”
王安憶指出,“中國作家有一個好的地方是,如果我們真的拿起筆寫作,我們是真正對文學有熱情和才華的人。美國的作家特別多,有海外的出版商説,凡是從美國過來的稿子都不怎麼樣,但都能用。從歐洲過來的那些小説稿子,好的非常好,壞的就很壞很壞。我覺得中國作家其實是一個很有才華的群落,我們的才華一點不輸給他們。我們一直在説中國小説走下坡路,這是不公平的。一個好小説的産生是很難得的事情,我們如果攤平,大家公平判斷,中國小説不比西方小説差。”
談到茅盾文學獎,王安憶説,“茅盾文學獎不是多麼巨大的榮譽,我完全不會為這個獎而影響寫作的狀況,確實不是一個特別重要的獎。諾貝爾獎,我們經常在背後議論,莫言也蠻苦的,我在政協會議上為他難過,他被記者圍追,一個人不能生活在暴露的地方。但是我也覺得,這需要體力、心理……人在巨大的榮譽底下感受到的恐怕是有很多很多事情需要應付、克服。我真是覺得只有莫言頂得住,至少他目前很健康。”
當大家都在盯著莫言在諾獎之後的第一部作品時,莫言坦言,一點壓力沒有也是謊言,“最終的解決辦法就是儘量看淡一些,確實也沒什麼了不起。我發自內心地説過很多遍,我今天再重復一遍,我並不感覺我就是中國作家裏最好的才得了這個獎,如果這樣想,我肯定有毛病,中國這麼多優秀的作家,我們五十年代的一批作家,哪一個比我差?王安憶得諾貝爾獎肯定爭議比我少。”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