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通訊:瓊北十余萬民眾祭祀嶺南聖母冼夫人

時間:2014年03月10日 15:0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社海口3月9日電 題:瓊北十余萬民眾祭祀嶺南聖母冼夫人

  中新社記者 王子謙

  今天是農曆二月初九,南下冷空氣帶來的陰雨沒有阻擋民眾的熱情,他們在瓊北數百個冼夫人廟虔誠祭拜這位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嶺南聖母。”

  第十三屆中國(海口)冼夫人文化節9日開幕。在海口西秀鎮榮山村、雲龍鎮、新坡鎮等不同村鎮,鑼鼓鞭炮陣陣,百姓摩肩接踵,希望冼夫人能夠在新年護佑其幸福生活。

  “一代英風裙釵宿將,韆鞦懿范巾幗賢良”。冼夫人是西元六世紀少數民族南越俚人的著名領袖,歷事梁、陳、隋三朝,一生致力於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她在海南恢復郡縣制,傳播中原文化和生産技術,揭開黎、漢等各族人民共同開發和建設海南島的歷史新一頁,新中國成立後,周恩來總理譽她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

  瓊北民間紀念冼夫人的傳統節日稱為軍坡節,從每年農曆二月六日一直持續到十二日,來自全島甚至海外的瓊籍相親都會匯聚至此,熱鬧非凡。

  在冼夫人登上海南島的榮山村,海內外冼姓後人聚集在此,共同頌揚冼夫人的豐功偉績。

  兩屆奧運會柔道冠軍冼東妹到場感受熱鬧氛圍,她説冼夫人是中國統一和團結的典範,“冼夫人的精神值得後人銘記和發揚,我很自豪能有機會為國家去拼搏。”

  在冼夫人駐軍地新坡鎮,軍坡節成為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記者在新坡鎮看到,街道兩邊買賣祭祀品的攤點緊緊相連,做好的小旗子上寫有“有求必應”、“恭喜發財”等吉祥語。冼夫人廟前的廣場則聚集著數千百姓,手提象徵吉祥安康的桑桔蔥蕎,寓意子孫福蔭的長串地瓜等祭祀品,等待得到神靈的庇祐。

  據介紹,軍坡節從古至今都保持著嚴謹地祭祀程式:退神、封齋、開光、圓軍、出軍、行符、閱兵……一整套儀式都有章可尋。

  “裝軍巡遊”是軍坡節最大看點,下午3點開始,數個村子組成的遊行隊伍分為“文裝隊”和“武裝隊”,倣照冼夫人出征的情景巡遊,再現歷史上的威武氣勢。

  本土的軍坡節正在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來自海南師範大學的數十名留學生也加入了巡遊的隊伍,黑皮膚、金髮、高鼻梁的外國友人為傳統的儀式加入了國際范兒。

  冼夫人文化節組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大量市民和遊客光臨,番薯、芋頭等土特産成為搶手貨,當地也希望借此節日推廣蘭花種植、鄉村生態遊等新興産業。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