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蘇州緙絲技藝傳人陸美英出新招:招收殘疾人學徒

時間:2014年01月29日 15:59 來源:蘇州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陸美英在織造緙絲織物

  作為中國絲綢藝術品中的精華,“緙絲”最近10多年遭遇了眾多瓶頸,其中之一是從業人員逐年減少。落戶于光福中國工藝文化城的“鈺錦苑”負責人陸美英對此計劃,通過招收殘疾人這一辦法,既解決一部分人的就業問題,又解決這一技藝的傳承問題,讓緙絲技藝長時間熠熠發光。

  自豪:蘇州早就是全國緙絲業中心

  陸美英是高新區東渚鎮姚崗村人,祖母就從事緙絲業。陸美英從小耳濡目染,“長大後也要做緙絲”的想法就這樣潛滋暗長。

  17歲時,陸美英跟李金生等緙絲工匠學藝,次年進入東渚工藝廠,繼續學習這門技藝。憑著悟性和堅韌不拔的精神,她很快嶄露頭角。幾年後,最初一起學藝的人中只有兩三個修成“正果”,陸美英就是其中之一。

  為進一步提高技藝,陸美英又來到城北公路旁的蘇州緙絲廠,拜王金山大師為師,在那裏學到了緙絲技藝的精髓。1987年,她開設了自己的第一個緙絲作坊。到目前為止,陸美英已經吃了30多年緙絲飯,成為蘇州市民間工藝家、省高級工藝美術師,對緙絲藝術可謂知根知底。

  她説,緙絲是一種織物,以較細的生蠶絲為經線、較粗的彩色熟蠶絲為緯線,用緙機織成。因為織物上的圖案花紋與織物之間、色與色之間有一些斷痕,看上去像用刀刻過的樣子,所以又叫“刻絲”。織出來的産品兩面都有花紋,而且一模一樣,富有雙面立體感,呈現雕琢鏤刻的效果,所用彩色緯絲顏色多達6000種,所以色彩絢爛,是我國絲綢藝術品中的精華。這種織物厚度大,不容易壞,被譽為“千年不壞的藝術織品”。

  在介紹緙絲織物的織造方法時,陸美英説,那是採用了“通經斷緯”的辦法,就是用縱向的經線穿通織物的整個幅面,橫向的緯絲僅在圖案花紋需要處跟經絲交織,不貫通全幅。

  據考證,我國的緙絲織物遠在彩陶土器時期(西元前2500年左右)就已出現,到後來,緙絲成為皇權的象徵。陸美英説,明清時期皇帝穿的龍袍、代表官員品級的“官補”等,無不是緙絲織物。但因織造過程複雜,加上流傳下來的精品不多,因此緙絲織物價格昂貴,有“一寸緙絲一寸金”和“織中之聖”的説法。如今做工較細的緙絲織物,每平方釐米的單價可達數十元,一幅當代作品動輒幾萬、十幾萬、幾十萬。古代精品更貴,2008年1月6日北京文久國際拍賣的《乾隆緙絲梵字陀羅尼黃經衾》,成交價高達7205萬元。

  作為蘇州人,陸美英一直為蘇州緙絲業的輝煌歷史和人才輩出而自豪。她説,南宋以後,蘇州緙絲就享譽全國,逐漸成為全國的緙絲業中心,工匠們主要分佈在今天的相城區元和街道、吳中區光福鎮、高新區的東渚鎮等地。

  就蘇州的緙絲名人而言,南宋的沈子蕃,明代的吳圻、朱良棟、王統等,都曾名噪一時。當代蘇州緙絲業仍不乏名家。陸美英説,像她的師傅王金山,曾用三年多時間,先後複製了北京故宮珍藏的一批緙絲作品,包括沈子蕃的《梅鵲》、《青碧山水》和朱克柔的《牡丹》、《蝴蝶山茶》等,複製作品與原件難分真假,受到專家的高度讚揚。1992年,王金山被國務院授予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稱號,享受國務院批准的政府特殊津貼,是響噹噹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痛心:從業人員從數萬銳減到百人

  不過,歷史上蘇州緙絲業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而是時起時落,最近幾十年更是出現了大起大落。陸美英説,20世紀80年代是蘇州緙絲業的黃金時期。那時候,日本商家以較高的價格,向我國訂購大批和服、腰帶和貴袈衣(日本和尚高檔禮服性袈裟)、唐卡(用彩緞裝裱後懸挂供奉的宗教卷軸畫)。而這些産品都離不開緙絲,因此,蘇州一帶緙絲廠家和作坊像雨後春筍一樣紛紛冒出來,其中僅當時的蘇州市區和吳縣,就先後建立了蘇州緙絲廠、吳縣東山緙絲廠、蠡口緙絲廠、黃橋緙絲廠、陸墓緙絲廠等五大龍頭廠,再加上遍佈鄉村的作坊,蘇州的緙絲從業人員一度達到數萬人,緙機上萬台,織造水準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許多作品摘下中國工藝美術品百花獎金盃獎、中國國際民間藝術博覽會金獎等大獎,在省、市級比賽中摘金奪銀的更是難以計數。

  然而,進入20世紀90年代,金融危機讓日本等主銷區的緙絲産品需求量猛然下降,蘇州和兄弟城市的緙絲業務遭遇“滑鐵盧”,大量産品只能堆在倉庫裏,大部分緙絲企業陷入虧損,只能停産、轉行,從業人員也大量流失。陸美英掐指算算,如今蘇州只剩六七個緙絲工廠(作坊、工作室),從業人員加起來也只有100多人。

  對緙絲始終懷著難捨之情的陸美英,多年來一直苦苦堅守著。她招收了一批又一批工人,親自抓配色、設計稿樣等關鍵步驟,織造過程中又悉心指導、把關;還成立了蘭亭緙絲藝術設計製作中心,根據現代人需求開發緙絲新産品,諸如當代服飾、錢包、香袋等,並恢復一度淡出市場的名人字畫,唐伯虎、張大千等人的山水、人物畫紛紛走上緙絲織物。

  實踐中她發現,用緙絲製作名人字畫中的水墨畫難度比較大,其他人很少做,就瞄準這一空當,專攻這一領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陸美英説,緙絲作品都是純手工織造,具有很高的觀賞性。像倣名人書畫的緙絲織物,往往比原作還要精彩。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必然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出大價錢購買這種高級工藝品,因此她相信,緙絲業一定會迎來她的第二春。

  展望:招收殘疾人或有助於傳承技藝

  對於緙絲業最近10多年出現的困境,政府部門十分關注。2006年5月20日,蘇州緙絲織造技藝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遺名錄。2009年9月,蘇州緙絲(打包進入中國蠶桑絲織技藝)成功入選世界級非遺名錄,更堅定了陸美英的從業信心。

  保護非遺,傳承人是核心。在蘇州緙絲(織造技藝)成為非遺的同時,2007年6月5日,文化部將王金山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2009年,蘇州技師學院也開出“蘇州傳統工藝技術傳承”專業,培養緙絲、刺繡、玉雕等專業的人才。

  但緙絲技藝後繼乏人的現象依然沒有改變。像蘇州技師學院的緙絲專業,4年時間只招到4名學生。也有的人雖然學了緙絲技藝,但最終還是沒有從事相關工作。陸美英對此分析,這裡主要有三個原因——

  首先是緙絲織造工序繁多,技藝複雜,比刺繡要繁瑣得多,即使有點天賦,也要三個月左右才能學會基本功。

  其次,織造很吃工夫,至今尚無法實現現代機器生産,只能用腳踩的方式,通過“翻頭”讓經面形成“上翻”和“下翻”兩個面,再用裝有各種顏色絲線的舟形小梭,依花紋圖案在兩個面之間的“弄堂”裏穿梭。織造一幅作品,往往需要更換數以萬計的梭子,時間要幾個月甚至一年以上。

  再次,長時間織造不但枯燥乏味,眼睛也吃不消。陸美英説,她的眼睛就因長時間織造而變壞,以致熟人在不遠處跟她打招呼,她都看不清,人家還以為她不理人,“所以雖然收入不算低,但現在的年輕人還是不願意做!”

  這樣下去總不是個辦法!陸美英覺得,在培養緙絲業新生力量上,光靠政府部門、學校、王金山師傅等顯然還不夠,她也可以參與。因此,這些年她堅持正常招工,還計劃著招收能從事緙絲織造工作的殘疾人,拓寬從業人員的來源渠道。“殘疾人不一定就什麼都不行,相反,許多殘疾人還很心靈手巧,而且不會頻繁換工作”,陸美英説,她希望試一試,既幫助他們掌握一技之長,也更好地傳承古老而優秀的緙絲技藝。

  與此同時,陸美英還與上海絲綢集團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正通過展銷等渠道,讓更多人了解緙絲這門傳統工藝,接受緙絲産品,“有了市場,技藝自然就有人願意傳承,就能實現生産性保護!”

  記者 施曉平 文/攝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