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中秋民俗

閩臺中秋博餅習俗及相關俗諺

時間:2014年09月09日 09:54 來源:海峽之聲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秋月餅是中華民族民俗文化的一種載體。從明清以來衍生出了很多娛樂活動,其中很重要的就是中秋博餅。

  中秋博餅在閩臺特別盛行。泉州中秋博餅淵源可以上溯到唐代的“進士餅”。唐時,欽賜進士登第禦宴的宮廷點心為“紅綾餅”。清襲唐制,每年春三月文華殿設“經筵宴”,宴後均賞“紅綾餅”。唐德宗貞元八年(792年)泉州出了歷史上第一個進士歐陽詹後,民間對“進士餅”情有獨鍾,直至20世紀40年代末,泉州私塾先生中秋節給學童送月餅還叫“進士餅”。既有“進士”,就該有“狀元”,於是,就有了“博”(擲骰子)的遊戲。博得“狀元餅”,求得好兆頭。

  博餅流行的另一個助力是科舉。古代中秋博狀元表達了男人“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的願望,開始時是文人雅士的遊戲,後來工商界開會、店舖也流行起來。先把中秋餅敬財神土地,然後“卜信杯”博餅,希望“博”第一。有的也就從俗改為擲骰子、博狀元。

  中秋博狀元的規則源於明代出現的“狀元簽”遊戲。全副狀元簽有63支簽條,每支簽條刻有從狀元到秀才的不同科名和注數,狀元1支16注(最大),秀才32支各1注(最小)。中秋博狀元一套會餅63個,與狀元簽遊戲規則基本相同,即兩者科名相同、數量相同、骰子相同、博法相同,區別是狀元簽玩的是簽,中秋博狀元的是餅。用骰子做工具,可以追溯到宋代的一種牌戲宣和牌,玩的就是骰子六面的點數,至於博狀元的獎品中秋會餅,可以追溯到清代宮廷的中秋禮俗,也是從底層開始,由大到小疊放,按等級高低對應賞賜大小月餅。泉州博餅是中原文化和閩南文化、科舉文化和民俗文化的融合,從臺灣史書也可以找出相關記載,既佐證閩南文化的歷史淵源,又印證閩臺同俗的區域特徵。

  其實中秋博餅習俗在廈門更加盛行,玩法與前述博餅大致相同。三百多年來,這種充滿樂趣的活動一直在廈門民間流傳,廈門的餅店餅廠在中秋節前後都會大量生産這種會餅上市供應。聽説廈門的博餅習俗源自鄭成功驅逐荷夷、收復臺灣時流傳下來的“玩會餅博狀元”民俗活動。據説在300多年前鄭成功據廈抗清,鄭的部將洪旭為了寬釋士兵愁緒,激勵鼓舞士氣,利於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於是與當年駐紮的後部衙堂屬員,經過一番推敲,巧妙設計中秋會餅,讓全體將士在涼爽的中秋夜晚歡快拼搏。

  博餅以“會”計算,一般一“會”以四五人為宜。“會”餅模倣科舉制,設狀元餅(最大的)一個、對堂(榜眼)餅二個、三紅(探花)餅四個、四進(進士)餅八個、二舉(舉人)餅16個、一秀(秀才)餅32個。這是象徵古代四級科舉考試。古代皇帝點狀元,既看才,又看貌,還要推敲,考究姓氏和名字,如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甲辰科殿試,狀元為孫曰恭,明成祖覺得曰恭合在一起是“暴”字,不吉利,將他降為第三名,將第三名的邢寬易改為狀元。這説明狀元不一定是“才高八斗,貌若潘安”之輩,而第三名是有真才實學,所以廈門會餅中的“三紅”品質特別好,寓意在此。另外,一套會餅共63塊,是根據“三多九如”而來的,三和九是我國民間的吉利數。源於廈門的“博餅”,隨鄭成功收復臺灣, 300年多來臺灣也很盛行。

  然而中秋博餅習俗起源於鄭成功的説法卻經不起推敲。金門過去從屬於同安,為什麼以往同安從無此説?有學者翻遍《從徵實錄》、《閩海紀要》、《海上見聞錄》、《臺灣外記》等跟鄭成功有關的史料和廈門地方誌如《乾隆·鷺江志》、《乾隆·嘉禾名勝記》、《道光·廈門志》、《民國·廈門市誌》等,都沒有發現任何記述。再有專家從史實上考證,1660年前後,每年中秋鄭成功要麼在跟清廷作戰,要麼在東征臺灣跟荷蘭殖民者抗爭,幾乎時時為軍糧緊缺而憂患,不可能有多餘的糧食用於製作供娛樂博餅的“會餅”。另外在廈門土生土長的老人也沒聽説祖輩有過這個傳説,只是1986年提出後才流行起來。因此這個傳説當作中秋博餅的一種有趣附會可以,卻不能作為博餅起源之正解。

  雖然中秋博餅的歷史已不可考究,明末清初閩臺民間已有中秋博一個月餅的習俗。鴉片戰爭後,廈門逐步成為我國東南沿海的港口城市、閩南經濟、文化的中心和華僑出入境的口岸。民間利用中秋佳節的機會,把月餅改良成為按科舉級別製成的一整套會餅,同時結合古代博弈遊戲的《骰子選格》和明代中期江南流行的“狀元簽”遊戲法則進行活動。由家庭發展到親友然後普及到社會群體。“中秋博餅”延續至今,具有其社會價值:經過正確引導和弘揚,可以增進社會精神文明的發展和和諧社會的建設;學術價值:納入閩南文化範疇進行研究,有利於全面了解閩南社會發展史;經濟價值:可促進第三産業經濟效益的提升。近年來,它也逐漸傳播到閩南周邊地區,甚至港、臺以及部分閩南籍華僑華人僑居地,作為鄉邦文化被接受和弘揚。

  關於中秋,除了博餅習俗流行以外,在閩臺地區還流行不少與中秋相關的諺語、俗語。

  閩臺有諺語説“年到月半,時日有得看”。這裡的“月半”特指中秋,時間一旦過了中秋節,一年的時間即將過去。説明時間過得非常快。也有説:“月看十九,年看中秋而悠悠。”意思相同。

  另外,泉州地區每逢中秋,家家祭祀祖先。人們認為中秋月圓人團圓,也是吉祥的節日。但祀祖供品卻很簡單,只有月餅、番薯、芋頭等。無月餅的人家則煎“甜芋餅”代之,祭祀完畢,即以這些供品作午餐。俗語就有説“飽脹中秋,漏屎(拉肚子)五月節”,番薯吃下容易發酵飽脹;五月節(端午節)吃“煎(饣追)”油膩,口渴喝下茶水,與油膩不調和,經受不了就要拉肚子了。

  另外,泉州人把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與元末人民反抗蒙古貴族專制統治的起義聯繫在一起。至今泉州民間還流傳著一句俗語:“二家養一元,一夜殺完全(即全殺完)。”傳説當時泉州漢人要三家合養一名元兵,稍有侍候不週,即遭毒打辱罵,大家忍無可忍,于中秋節這天發動起義,殺死所養元兵。起義前就是通過在月餅餡裏密藏紙條,約定起義時間。此俗語由此而來。

  閩臺慣常使用的與中秋相關的俗語還有如下幾例:

  八月十五,聽香食芋。(八月十五中秋節,有聽香吃芋習俗)

  雲遮中秋月,雨沃上元燈。(中秋晚上雲遮月,元宵晚上雨淋燈)

  八月中秋雨,節後雨水多。(八月十五下雨,中秋節後多雨)

  中秋有雨冬節睛。(八月十五有小雨,冬至就會大晴天)

  好中秋,好晚稻。(八月十五大晴天,預告晚稻好收成)

  食中秋,厝內勼。(吃過中秋節以後,天氣漸冷少出門)

  過了中秋暗暝,一暝較寒一暝。(過了中秋節晚上,一夜比一夜寒冷)

  過了八月半,巷頭巷尾無相看。(過了八月十五,秋風大戶外活動少)

  ……(海峽之聲網 江德能)

[責任編輯:普燕]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