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五仁月餅碰上巧克力香辣牛肉月餅,哪個會贏得“黑暗料理”的榮譽?五仁月餅是否能夠就此“翻身”呢?……又到了八月十五中秋節,各種五花八門的月餅也逐漸佔據了超市最顯著的貨架。
談起月餅的起源和演變,你又曉得多少呢?四川省社科院哲學與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員劉平中博士就為你揭開月餅發展的神秘面紗。老成都吃法:圓形面餅撒芝麻
月餅的種類很多,主要以京式月餅、蘇式月餅、廣式月餅為主。而川式月餅在吸取了傳統風味的基礎上,又有所創新和發展。月餅餡兒變化多樣,甜而適口,肥而不膩。
倘若時間倒退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那時的月餅都是老百姓就地取材,自己製作的。老成都人會在圓形面餅灑上些芝麻,將餅烘烤成金黃色。然後在中秋月圓之夜將金黃色的圓餅作為祭品,祭完月神後再分而食之。
直到近代,成都才出現了專門製作月餅的作坊,工藝越來越精細,餡料也日益考究,而且在餅的外皮上還雕有各種精美的圖案,如“嫦娥奔月”、“銀河夜月”、“三潭印月”等。此外,月餅的餡料種類也很豐富,有洗沙心、棗泥心、玫瑰心、幹菜心、椒鹽心、冰糖心、桂圓肉心、瓜肉心、火腿心、葡萄心、櫻桃心,香松柔酥。
據清末傅崇矩編著的《成都通覽》的記載,清末成都的月餅和麻餅以省城總府街淡香齋為第一。傳統月餅VS新式月餅
自明代開始,每年中秋節吃月餅就成為固定習俗,從那時起在不少文獻、詩詞中都出現了對“月餅”的描述。在《帝京景物略》曾曰:“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餅必圓。”而月餅發展到清代,製作技巧也越來越高,餡料種類也越來越多。在清人袁枚《隨園食單》仲介紹道:“酥皮月餅,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豬油作餡,食之不覺甜而香松柔膩,迥異尋常。”
隨著社會的進步,當今的月餅市場“進駐”了一批新貨,新式的冰皮月餅、果蔬月餅、海味月餅等得到了很多年輕人的青睞。在這場傳統月餅與新式月餅的“對決”中,究竟哪派會取勝呢?蘇式月餅中的五仁月餅曾被網友戲謔為“黑暗料理”,然而隨著韭菜雞蛋月餅、梅菜扣肉月餅的橫空出世,五仁月餅“翻身”似乎也指日可待了。 華西都市報記者 肖茹丹
[責任編輯:普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