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書訊

馬原:《局外人》中的細節描寫非常有力量

2017年02月09日 08:56:12  來源:騰訊文化
字號:    

馬原:《局外人》中的細節描寫非常有力量

馬原(圖源於網路)

  加繆是個很特別的作家,他在44歲時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然而在三年之後47歲時就去世了,很是可惜。我們已知加繆最早的有影響的小説就是《局外人》,他在大概還不到30歲的時候就寫出《局外人》,《局外人》使加繆一舉成名,並一舉成為世界級的大作家。《局外人》篇幅並不長,中文譯本差不多只有九十頁、六萬字左右,薄薄的一本小書。但就是這樣一本小書,是加繆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最主要的作品。經常在世界文學歷史上會有這樣的例子。比如我們大家都知道美國作家海明威,他得諾貝爾獎是因為《老人與海》,《老人與海》中文譯本可能比《局外人》更短,它的故事形態也可能比《局外人》更為簡單。

  我經常會被問及這樣的問題:人們説覺得挺喜歡某一篇小説,但是又總有些困惑這小説到底在説什麼意思。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這樣的問題。我覺得自己可能是那種即使有話要説,有時卻説不清楚的人。

  我一直提倡讀書要有慧根。《局外人》中有很多細節非常有力量,但是很多人在閱讀時一晃而過,不加留意。墨爾索過去是不假思索的人。已經習慣了不假思索這種生活方式,但是當他被關到監獄裏,他突然發現回憶本身是生活中最有意義的事情。即使你在監獄外只活過一天,這一天就足夠你在監獄裏回憶一輩子了。墨爾索本來是行動型的人,他在監獄裏關了幾個月,為了打發時間,為了消遣,他只好開始回憶。他本來以為可供回憶的事情並不很多,但是,點點滴滴的往事,過去一點不在他記憶裏留下痕跡的東西,慢慢都回來了。

  這時對他來説距離最近,最為眼前的事情就是情人瑪麗,入獄之前這本來是他生活的絕對重心。在剛開始回憶的時候,他的思維總是圍繞著瑪麗;但是一段時間之後,瑪麗的影子已經非常淡了,以致逐漸消失。接著代替瑪麗成為墨爾索新一輪迴憶主體部分的居然是他的母親,甚至他還開始回憶沒見過面的父親的事情。本來是特別微弱的一點印象,他媽媽有一次跟他談起他爸爸去看死刑犯槍決過程。這不過是一樁兩分鐘的小事情。墨爾索可能有二三十歲,在二三十年的生命長河裏僅僅佔用兩分鐘的這樣一樁微小的事,卻居然讓他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時間裏,一下子對生命有了那麼豐富的理解和體驗。他想起了從前聽到的他爸的事情,他以前認為他爸是自找沒趣,可是現在他卻設想如果他這次能僥倖活命,能離開監獄,以後哪有槍決死刑犯,他一定要去那裏看個究竟。

  加繆簡介

馬原:《局外人》中的細節描寫非常有力量

  阿爾貝·加繆(Albert Camus,1913年11月7日-1960年1月4日),法國小説家、哲學家、戲劇家、評論家。出生於阿爾及利亞的蒙多維城。主要作品有:劇本《誤會》、《卡利古拉》,中篇小説《局外人》,長篇小説《鼠疫》,哲學論文集《西西弗的神話》等。其曾獲法國批評獎、1957年諾貝爾文學獎。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