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書訊

嫩蕊商量細細開

2016年12月14日 08:12:47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鄭劍

  中華是一個詩的國度,數千年來斯文不絕。從經騷到樂府,到唐詩、到宋詞,到後來、到當代,佳作如縷,名家輩出。如氣如水,如食如衣,詩早已融入炎黃兒女的日常生活與血液骨髓,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氣質。“不學詩,無以言”,非因聖人垂訓,實乃失之難存。

  不惟中華民族,世界上其他民族無不愛詩重詩,詩被認為是文學王國裏的王冠、文化寶庫裏的瑰寶。何以如此?概因詩意是人生最高境界之一,詩情是人類最美情感之一。翻檢歷史,因文作惡助惡者有之,因詩則幾近於無;詩所表達和追求的多是善和美,否則不成其為詩。及至當代,“詩意地棲居”成為眾生渴求的生存狀態、生活方式。

  中華民族在詩歌方面的傑出,既源於偉大創造智慧的不斷熔鑄,也與先人創制的方塊字直接相關。方塊字本身具有形體美,進而賦予中華詩文形式美,尤其是詩歌和古體詩。這種美絕無僅有、無可替代,因而生趣盎然、生機無限。估計自有經騷以降,中華兒女發蒙啟智、涵養品行,莫不由詩始、有詩在。

  詩是寫出來的。對此,前人之述備矣,今人之論至矣。就“寫”而言,無論古體詩還是現代詩,不一定非有高懷雅致才可為之,但粗蠻齷齪者斷不能為之。即使那些民間歌謠,亦必出自路野賢逸;即使姦惡亦可為詩,亦必因其良知未泯。是故,賡續斯文,傳承文明,需要保留詩意、提倡寫詩。然而,由於時移世易,我們已大都不會寫具有形式美的古體詩了。

  余生於農家、性本愚拙,少時未承庭訓、不知書香,7歲入學前確實不識幾字、未讀一書,但上學後“白日依山盡”好像還聽長兄講過。可能是基因使然,小學至高中11年,語文成績一直最好。由是,報考大學選讀了中文系中文專業,畢業後先是坐了幾年機關,最終轉至報社當編輯。由於學的是中文專業、做的是文字工作,便免不了偏愛清詞麗句、美文佳作。及至為父教女,還是自“白日依山盡”始,再加上“床前明月光”“遠看山有色”,延及“昔我往矣”“蒹葭蒼蒼”。其間失意迷茫、顛躓蹭蹬之時,也曾想去點文氣書生氣、長點霸氣江湖氣,但是做不來、做不到。

  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基因驅使、歲月濡染,看得日久,讀得漸多,便偷偷學著塗鴉幾句。現存最早的一首是寫于2001年10月的《登泰山感懷》。年屆不惑前後,內心戾氣稍減,更覺我中華詩詞之妙絕,深愧自己一度鄙薄之淺陋。於是便禁不住想用古體詩的形式記之述之。經年積累下來,竟有100多首,內容涉及述懷、記遊、志賀、贈答、雜感、異域等。自知多屬磚瓦、絕無璋貝,亦非抒逸興、澆塊壘,只是記過往、表心緒。

  雖然寫了這些東西,仍深知自己並不很懂我中華詩詞——這並非虛謙釣譽,實為輸誠告白。由於沒受過專業訓練、沒做過專門研究,對中華詩詞音韻、格律、牌調所知甚少,故而寫時並未嚴格遵守、只是模倣大概,失粘、破律、走調之處在所難免。1993年秋至1998年春,曾有幸在人民日報原總編輯范敬宜身邊工作幾年,先生家學淵源、稟賦極高,再加清俊淡泊、卓犖脫落,因而具有深厚的傳統文化根底和詩詞書畫造詣,進而在工作上才華橫溢、在報壇上戛戛獨造。作為後學,能夠親聆謦欬,自然受益良多。但遺憾的是,未敢直請賜教,以至錯失學習良機。今日思之,痛何如哉!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將到“知天命”之年,回首前塵,不勝唏噓。平心而論,我們趕上了好時候、大時代,唯有滿足滿意、感恩感謝。自己則深覺用心不專、用力不夠,德之未修、業之未精,愧對親朋、有負自身,這在一些篇什中有所表達。但既已走過、自難追回,唯有面對和接受。正因如此,近期收集梳理了15年來的詩詞舊作,欲付之剞劂。其意有二:一為便覽全貌,二為就教方家。即使如此,仍心有忐忑、誠恐遺謬,還望垂注者多諒。

  工部詩云: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雕蟲學句,傳承詩意,向先賢致敬!

  (本文係《旁騖集——鄭劍詩詞選》“寫在前面的話”,發表時有刪節)

[責任編輯:楊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