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東三省改稱為“滿洲國”,並分為18個省,將礦產資源、學校、醫院、鐵路等信息全部都標于地圖上……
昨天,在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到來之際,一份曾經被日本軍官使用的《掌中滿洲國全圖》被一位臺商無償捐獻給遼寧省檔案館。據了解,該地圖是日軍妄圖分裂中國、侵佔東北的又一鐵證。
古董店里
臺商發現侵華罪證
昨天下午,臺商翟瓊正式將自己珍藏的《掌中滿洲國全圖》交到遼寧省檔案館相關負責人手中。
臺商翟瓊女士是一名收藏愛好者。8年前,她在撫順的一家古董店發現了一本泛黃的《掌中滿洲國全圖》。里面包括八張地圖,為日本印制的“滿洲國”地圖。古董店老板告訴翟女士,這個地圖原係一日本軍官所有,後來戰敗回國後留下了該地圖。“當時老板說這個地圖是個孤本,所以我用了很高的價錢買回了它。”
翟女士告訴記者,她平素收藏的物品主要是紅木家具,但自從看到了這個地圖,她就想把它買下來,希望有朝一日能捐給國家。今年是抗戰勝利70周年,而9月3日閱兵即將到來,翟瓊覺得時機已然來臨。
細看地圖
將東北分成18省
記者看到,《掌中滿洲國全圖》為折合式袖珍地圖冊,長14厘米、寬8厘米、厚約0.5厘米,地圖展開長約30厘米、寬20余厘米。外皮為藍色,因出版時間久遠,地圖冊已經發黃,封面有些破舊,內中的部分地圖也折裂,但仍然完整。
該地圖冊共包括八張地圖,第一圖“滿洲國全圖”,第二圖“吉林省及濱江省附北安省”,第三圖“奉天省、錦州省、安東省及通化省”,第四圖“間島省、牡丹江省、安東省及三江省”,第五圖“龍江省及北安省”,第六圖“黑河省、興安東省及興安北省”,第七圖“興安南省”和第八圖“興安西省及熱河省”。通過該地圖冊可以看到,日本將東北分成18個省。
而值得注意的是,圖中旅大地區並沒有出現在偽滿版圖之內,而是被作為日本的國土“並入”日本版圖。仔細觀察發現,《掌中滿洲國全圖》除繪有一般地圖的內容,如國界、省界、鐵路、國都、省、縣公署所在地等,當時東北三省的學校、醫院、鐵路、礦產資源、主要道路、山川河流、當時中國的軍用飛機場、臨時飛機場、主要航路、海底電線、港口和市場、日本大使館、日本總領事館、日本總領事館分館、日本領事館等,都詳盡標注在地圖上。
印證野心
實地標注各地資源
遼寧省檔案局(館)長趙煥林告訴記者,這本地圖冊成為揭露日軍侵華的又一有力物證,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尤其這次它是出自臺商之手,體現了中華民族共同紀念抗戰勝利的喜悅,也見證了同胞情。
趙煥林表示,該地圖詳實地標注了學校、醫院、鐵路、礦產資源等,一是為了更便利地搶奪東北的資源,二是為了吸引日本的民眾移民到東北安家。
多次再版
以“間諜地圖”聞名
記者了解到,《掌中滿洲國全圖》為日本東京伊林書店出版。該地圖冊初版發行于1938年6月1日,到1939年的4月5日,已印刷發行了改訂第四十三版。
趙煥林向記者證實,這個《掌中滿洲國全圖》因出版時間不同應有多個版本。據了解,由于該地圖制作精良、攜帶方便,該圖冊以“間諜地圖”而聞名。它雖係民用地圖,但軍事色彩十分濃厚,在日本軍隊、情報機關和民間大量使用,並且作為日軍下級軍官及其特工人員的必備地圖。
沈陽晚報、沈陽網主任記者 張曉寧
攝影記者 王 勇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