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臺灣名記者張平宜出書 回顧涼山麻風村義工歲月

時間:2014年02月28日 13:17 來源:長江商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她叫張平宜,原臺灣《中國時報》資深記者。十多年前辭去高薪,告別家人,這位喜歡藝術的優雅女性,來到四川僻壤山坳,獻身麻風村教育!朋友們不能理解:這個瘋子為何要吃這樣的苦。她説,我是一個母親,看到麻風村的孩子,無法調頭離去。” 本報記者盧歡

  一年多前,這條微博被轉發達數萬條。其時,張平宜剛被選為央視“感動中國”年度人物。今年1月,她講述十年涼山所見所聞及心路歷程的紀實隨筆集《觸:臺灣娘子上涼山》由上海九久讀書人、上海文藝出版社聯合策劃出版。這本書曾被列入本報銳讀週刊“行動者之書”年度盤點之中。可以説,它是張平宜十年持之以恒的行動的産物。

  “走進麻風村是一種挑戰,不僅要付諸行動,更多的是一種承諾,如果當初意志力不夠堅定,很容易就會向現實妥協,也就談不上今天所取得的成績。”張平宜在前日接受本報記者電話採訪時説,她這些年所做的事情就是,完成一個歷史的任務,為麻風病史收尾,讓麻風病老人有尊嚴地死去,讓麻風村的孩子能更有尊嚴地生活,更正常地融入社會。

  》》記者手記

  張平宜是用行動在書寫

  十多年前,張平宜帶著記者的好奇與身為母親的心情,跟國際救援組織勇闖涼山彝族自治區越西縣大營盤高橋村,自此人生發生天旋地轉的改變。

  十年間,她在文化落差、環境迥異的夾縫中關注社會底層的麻風病人子女,助建第一所公辦民助的鄉村小學,又在青島創辦職訓基地,帶領一群被麻風烙印的小孩走上回歸社會的希望道路……如今,小學、中學都辦成了並在運轉之中,幾屆畢業生已經開始走上各自的人生軌道,封閉的麻風村也因為有了外來的關注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張平宜也逐漸廣為人知。2011年,她獲民政部“中華慈善獎”最具愛心行為楷模稱號;2012年,獲評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年度人物,以及《讀者文摘》亞洲英雄獎稱號;去年,她又被《小康》雜誌授予2013年度致敬人物稱號。

  曾出版《中國在梁莊》《出梁莊記》等紀實文學的學者梁鴻在看到這本書後點評道,自己的“出梁莊”,與張平宜的“上涼山”,不僅書名奇妙呼應,而且兩本書在內容和對社會的深切關注上,都讓讀者看到“看不見的真實”,看見“看不見的中國”。她還説,《觸》超過了其他任何文本,因為張平宜是用行動在書寫。書中的人物,不管是工地小工瓦坡夫婦,還是羅奶奶,都是生活在她身邊的活生生的人。

  在書中,張平宜用輕鬆的筆調記錄了她在麻風村那一段段不為人知的過往,尤其施以重墨的,是她“像瘋子一樣在前方作戰”,一次次向地方政府要水、要電、要地、要老師,每一次都讓她覺得筋疲力盡;與孩子們一同與社會歧視抗爭時,留下了多少歡笑與淚水,但為了孩子,再苦、再累、再難,都值得。

  在講述涼山十年來的改變之時,張平宜也在記錄著自身的變化。對她來説,投身公益也意味著自我改造,觸摸到真正的自己。“有人問我,如果時間倒流,你會選擇這樣的人生嗎?我希望自己有先知般聰明,因為這是一份獨特的工作,無法跟別人競爭,也無從比較,我因為這份工作傾聽自己進而發現自己,我不是白日做夢而是出自內心的覺醒,它讓我心甘情願放棄計劃好的人生,但也只有我放棄後,才知道在某處等待我的是更有意義的人生。”她在書中的《十年手記》中如是寫道。

  新書的封面上寫著:“愛裏沒有懼怕。愛可以洗去烙印。”這正是張平宜想傳遞的一種理念。她説,在臺灣的麻風病村,病人不敢擁抱由外國傳教士在外撫養成人的自己的子女。很慶倖的是,進步的醫療已經阻止了這種悲劇。“愛是自由的,無畏無懼,只要有真愛,我相信我們生命的主題會活得很強烈,而這種單純和強烈,必將打破疾病的藩籬,為麻風村的父母和孩子送去希望和溫暖。”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