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兩岸三地公共藝術研討會舉辦 探討公共藝術問題

時間:2014年01月16日 08:5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網北京1月15日電 2013兩岸三地公共藝術研討會近日在上海大學美術學院舉行。此次研討會集合了兩岸三地多位專家與學者,共同探討公共藝術問題。

  研討會通過對“公共藝術政策與運作機制”以及“公益組織建設與公共藝術發展”的探討,對兩岸三地公共藝術實踐的重要個案進行研究,梳理公共藝術與社會轉型的互動關係,探討公益組織在公共藝術發展中的作用;以個案分析與學理研究結合、藝術實踐與社會研究互動的學術路徑切入,共同探索和建立具有前瞻性和學術性的多地公共藝術政策和運作機制。分議題包括:兩岸三地公共藝術政策對比、公共藝術與政府介入、民間公益行為與公共藝術、公共藝術,社會課堂與政府項目以及公共藝術與聚落改造項目。

  首先,臺灣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執行長熊鵬翥做了關於“臺灣公共藝術政策的回顧與前瞻”的演講。他介紹,臺灣目前已累積了兩千余件公共藝術作品,共投入近40億元台幣。從早期在公共空間設置藝術品到大型公共藝術節慶舉辦,以及臨時性公共藝術計劃的增長,到今天公共藝術走向工程藝術化的趨勢,可見臺灣公共藝術的多元發展。

  熊鵬翥還對“公共藝術”之“公共性”提出了具有啟發性的觀點。他認為,“公共”是個動詞,是公共化的過程,涉及到程式的公共化、創作的公共化、作品的公共化三個方面。

  廣州美術學院李公明教授的發言探討了公共藝術與公民社會建設、公民文化權利實現機制的關係。他認為,當代公共藝術的功能早已突破公共建築空間裝飾、美化等單一維度,成為介入與塑造公共社群生活的重要力量。現在,越來越多的藝術家與社區管理者共同認識到,這種介入與塑造的力量應該尖銳、深刻、獨特,應該以當代藝術中最敏銳的精神氣質和最富有建設性的社會目光介入中國問題,成為建設中國公民社會的重要力量。因此,公共藝術項目的策劃必須基於對社區公共文化的調研,包括社區成員的生活狀況與精神文化狀況、審美訴求、對公共藝術産品的價值觀與想像、願景的全面了解。

  李公明教授通過分析提烏納的堡壘文化公園、納粹政權下的同性戀受害者紀念碑、紐約市空中步道公園等優秀公共藝術案例,闡述了公共藝術在當今社會仲介入社會、政治、文化等多維度議題的方式,並指出:公共藝術是改善人類命運的偉大鬥爭。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美術學院副院長丁乙的發言“公共藝術:社會課堂與政府項目 ”則為公共藝術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有效對接提供了富有啟發性的經驗。丁乙教授以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公共藝術專業進行的“再造景——三林公共藝術展”為例,回顧並探討了項目制教學的實踐模式和成果。三林古鎮始於北宋,文化底蘊深厚,人文資源豐富。然而,在近代社會革新巨變的潮流下,這種內部迴圈體系被現代化的概念不斷覆蓋、改造和異變。“再造景”的概念既體現了對三林古鎮傳統資源的重新利用,也是以再造新景觀的方式來串連不同時空的文化脈絡,使其地域特徵、特色定位得以延伸,同時充分深化了國際化大都市中古鎮樣本變遷與發展的具體實踐。很好地回答了“藝術應該如何有效地介入公共的、日常的生活中,與身處其中的人們發生互動,再次引發他們對周圍景觀的介意和注目”的問題。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陳育強做了題為“開放系統:公共藝術專業的消解與跨域重構” 的發言。他基於公共藝術在香港的發展現狀,探討了在資本主義體制下, “自上而下”的模式如何結合“自下而上”的模式産生一種新運作系統,公共藝術在藝術不普及之地如何透過其他較成熟的文化載體來擴展藝術在公共領域的體現。

  作為總結,上海大學美術學院院長汪大偉教授指出,研討會探討了在兩岸三地不同制度背景下,藝術在公共空間中的機遇和意義,對於中國大陸普遍進行中的鄉村城鎮化發展具有現實意義;同時,公共藝術在未來成為推動社會進步、改善生活品質的重要力量,“兩岸三地公共藝術研討會”項目亦將持續下去,立足於兩岸三地的實際社會語境,在實際操作、機制運作的層面推進對公共藝術的研究和交流。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