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兩岸文化交流穩中求進 制度化令人期待

時間:2013年12月30日 08:5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文化部將繼續推動商簽兩岸文化領域交流合作協議和互設民間文化辦事機構,明確具體合作目標和階段性措施,爭取有所突破,提高交流合作的制度化、規範化水準”,文化部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張愛平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總結2013年兩岸文化交流時提出新的期許。

  臺灣當局統計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大陸民眾赴臺從事文教交流的人數超6.7萬人次。兩岸交流頻率之高由此可見。

  2013年,包括美術、民俗、音樂、文化創意産業等方面的交流盛宴在兩岸各地不斷上演,內容可謂豐富多彩。

  同文同宗、語言相通,讓兩岸文化交流更為方便,深入尋常百姓家。綜藝節目《我是歌手》火爆大陸,一個海峽之隔的臺灣也跟著“瘋”。臺灣報紙不吝版面大篇幅報道“我是歌手”的相關資訊,還有電視臺直接轉播決賽,收視率比平常時段增長了近220%。大陸電視劇《甄嬛傳》的主演接連赴臺,更引發熱潮。

  兩岸文博會、兩岸漢字藝術節、兩岸文化創意産業展等一系列兩岸文化交流品牌活動不斷形成,實現定期化交流。如7月在河北舉辦的“情係燕趙-兩岸文化聯誼行”活動,增加了臺灣合作單位,讓已有十餘年歷史的“情係”品牌活動彰顯出新的活力。

  張愛平介紹,文化部還新創了“藝傳兩岸”、“藝繪兩岸”、“藝遊兩岸”等交流品牌,以期促進青少年在中華傳統文化傳承、造型藝術、表演藝術等領域的交流。

  回望2013年,兩岸文化交流的深度與廣度更是不斷提升。如年初在臺北成功舉辦由學術高峰論壇、美術展、專題研討會和兩岸交流筆會等系列活動組成的“當代中國畫學術論壇”,成為迄今學術水準最高、展覽規模及影響最大的美術專業活動之一。

  11月,迄今持續時間最長的兩岸文化交流項目——首屆“海峽兩岸文化遺産節”在臺中市開幕。除《護生畫集》文物展、話劇《最後之勝利》外,還將帶去民族管弦樂組曲《山水化境-富春山居圖隨想》音樂會、《老照片,新北京》展覽等共計七大系列活動,將一直持續到2014年6月,覆蓋臺北、臺中、臺東、高雄、臺南等臺灣重要縣市。

  12月,“2013雙城新年公益音樂會”在北京、臺北、新北等地陸續上演。臺灣師範大學首度與大陸北京大學等三所知名學府攜手,為兩岸聽眾演繹具有臺灣特色與國際典範的樂曲,帶來一場場音樂饗宴,更為兩岸文化交流吹來一股清新之風。

  然而,相比兩岸經濟交流有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保障,文化交流領域一直缺乏一個整體的框架。2013年,兩岸各界多次呼籲建立兩岸文化和教育合作的框架性機制,包括可以適時探討和商簽兩岸科技合作協議、兩岸文化創意産業合作機制等具體性協議。

  中華兩岸經貿投資文化教育協會理事長、臺“陸委會”前主委張京育表示,簽署兩岸文化交流協議,或在總的框架下,簽署各式各樣的專門協議,“到時候了”。在必要之時,甚至可成立兩岸文化合作委員會,對兩岸文化深入交流做中長期規劃。

  本月22日,兩岸70多家媒體參與的“2013海峽兩岸媒體前瞻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發表的共同倡議提出:兩岸媒體應繼續推動兩岸新聞交流正常化,呼籲有關方面積極創造條件,儘快實現兩岸新聞媒體開放常駐機構,推動兩岸早日商簽文化合作協議。

  可以説,兩岸就文化交流合作商簽相關協議,無疑會使兩岸文化交流駛入快速通道而更加便捷,是兩岸有識之士的努力方向。(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