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探秘遷臺文化瑰寶《張勝溫畫卷》:一段漂泊史 悠悠兩岸情

2022-07-18 10:05:00
來源:中新社
字號

  中新社大理7月14日電 題:探秘遷臺文化瑰寶《張勝溫畫卷》:一段漂泊史 悠悠兩岸情

  中新社記者 胡遠航

  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珍藏著一幅與《清明上河圖》齊名的宋代名畫《張勝溫畫卷》。這幅展現南詔大理國禮佛盛況的畫卷,隨國民黨南遷至臺灣後再未能回到故鄉,但卻延續著悠悠兩岸情。近日,2022雲臺文化尋寶活動走進大理,尋訪這一文化瑰寶的前世今生。

  《張勝溫畫卷》為宋代大理國畫工張勝溫及其弟子們所繪,全長1636.5釐米、高30.4釐米,紙本、設色、貼金、冊頁裝,共134開,分為蠻王禮佛圖、法界源流圖、十六國大眾圖三個部分,描繪了628個佛像和世俗人物,與同時代的《清明上河圖》一同被譽為“南北雙絕”。

  《張勝溫畫卷》的傳世經歷頗為傳奇。其先是從雲南輾轉流入江南,後又幾經易手從民間流入皇宮,成為清乾隆皇帝的珍愛之寶。乾隆對畫卷愛不釋手,還特地為其寫了長篇跋文。

  20世紀30年代,日軍侵華,藏于故宮博物院的《張勝溫畫卷》隨眾多故宮文物一同南遷,以避戰火。其間曾短暫停留于貴州安順,這也是畫卷離開雲南幾百年後,與故鄉距離最近的一次。1944年,畫卷在重慶展出,轟動一時。辛亥元老李根源在觀展後感慨萬千,賦詩題名為《勝溫集》。

  再往後,畫卷又繼續漂泊,遷至臺北故宮博物院,成為該院的“鎮館之寶”之一。

  如今,儘管畫卷已流至外地,但畫裏的風光依舊。不論是蒼山十九峰的玉帶雲,還是水波盪漾的西洱河,亦或是怪石、松樹、垂柳、花草及民風民俗,仍在自然的畫卷中鋪展,令眾多臺灣藝術家在內的海內外遊客心馳神往。生活在蒼山洱海間的大理人,也依舊在用他們傳承了千年的扎染、木雕、銀器等工藝,復刻著畫卷。

  在蒼山腳下的“白族扎染之鄉”周城,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段樹坤、段銀開夫婦及其團隊,歷時數月用扎染工藝復刻《張勝溫畫卷》開篇乾隆皇帝撰寫的序言和“蠻王禮佛圖”。光是為了更好地體現蒼山山巒疊翠的效果,他們就反覆實驗了若干種針法,最後選中了倣龍花針法中的一種。

  “我們的創新,是為了弘揚白族扎染技藝,也是為了讓兩岸民眾更好地了解《張勝溫畫卷》,傳承民族文化。”段氏夫婦如是表示。

  在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邱毅看來,臺北故宮博物院裏的《張勝溫畫卷》和扎染版的《張勝溫畫卷》是一種呼應,也是一種見證。“兩岸本是一脈。冀共同傳承中華文脈,早日實現統一。”邱毅説。(完)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