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影像彰顯非遺文化的時代價值
紀錄電影《我在故宮修文物》劇照。
紀錄片《了不起的匠人》劇照。
電視劇《芝麻衚同》劇照。
核心閱讀
呈現于熒屏的一個個真實而精彩的“非遺文本”,就是生動的中國故事。近年來,一些展現非遺文化的電視作品,或通過意趣盎然的情節鋪展、活潑親和的表達方式、原汁原味的細節呈現走近觀眾,或巧用非遺元素,使其文化魅力在服、化、道、攝、錄、美中綻放出來。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堅持守正創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展示中華民族的獨特精神標識,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
近年來,我國電視藝術對非物質文化遺産(以下簡稱非遺)進行動態化存儲和展示的同時,更注重彰顯非遺文化的時代價值,表現其跨越時空的魅力。傳統與現代、藝術與技術的“雙向賦能”,既成為一道靚麗的文化圖景,也讓非遺文化展現出動人的時代風貌。
講好非遺故事,找準“小切口”,做好“大文章”
呈現于熒屏的一個個真實而精彩的“非遺文本”,就是生動的中國故事。近年來,一些展現非遺文化的電視作品,或通過意趣盎然的情節鋪展、活潑親和的表達方式、原汁原味的細節呈現走近觀眾,或巧用非遺元素,使其文化魅力在服、化、道、攝、錄、美中綻放出來。電視劇《大宅門》對中醫藥文化、《芝麻衚同》對醬菜製作技藝、《傳奇大掌櫃》對傳統飲食文化、《大河兒女》對制瓷技藝等非遺項目的展現,都做了有益的藝術探索。
講好非遺故事的關鍵,在於淋漓盡致地呈現出非遺和人的關係、生動鮮活地講好傳承人的故事。紀錄片《百年巨匠·非遺篇》聚焦于20世紀為中華文明作出突出貢獻的非遺傳承人,以獨特的視角和細膩的手法,完成了對“非遺人”的多維度塑造,並透過其與非遺文化從相遇到相知再到相守的全過程,展現這些匠人在新時代傳承不輟、砥礪奮進的人格風貌。該片中的《百年紫砂》共3集,以每集30分鐘的篇幅,層層遞進地講述紫砂匠人的故事,呈現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電視節目《大國工匠》《傳承者》等,著力展現非遺傳承人跌宕的人生經歷,讓觀眾在與人物的心靈對話中感知其品格與智慧的魅力。
敘述方式不同,往往會産生迥然相異的傳播效果。創作者只有因事制宜,作品才可能自出機杼。如,紀錄片《傳承(第三季)》的敘述手法,就從對“紀錄美學”的追求轉為對“戲劇美學”的嘗試,一個個手藝人在傳承非遺文化過程中的心路歷程得以在絲絲入扣的敘述和富有張力的情節中展開。再如,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點茶技藝、《長安十二時辰》中眉間花鈿等,都融進一段段虛實相間的故事,別開生面、清新靈動。
值得注意的是,表現非遺,不能浮于表面,更不能強行植入非遺元素,要避免表現與表達“兩層皮”。講好非遺故事,既要找準充滿創意的“小切口”,又要做好涵義深遠的“大文章”。只有深入挖掘非遺文化的歷史脈絡和精神實質,精準把握非遺在傳統文化中的獨特地位和作用,立體呈現非遺所承載的文化記憶和歷史價值,辯證理解“中國故事、國際表達”的創作原則,才能讓我國非遺文化通過電視藝術傳之深遠。
展現精神內核,讓非遺文化綻放時代芳華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新詮釋、新解讀、新創造,使優秀傳統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才能真正讓非遺文化在創新表達中綻放時代芳華。
推動非遺文化在電視作品中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應將其自然地融入火熱生活與時代大潮。非遺文化的熒屏亮相,既是人們對技藝之美、傳統之美的再認識,也是引領觀眾對時代與生活的再感知、再體悟。例如,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節目《文化十分》之“非遺+扶貧”中,節目組通過發掘貴州雷山縣麻料村的苗族銀飾鍛制技藝、山西沁源縣的沁源剪紙技藝、四川崇州市道明竹藝村的竹編技藝等,不僅傳達了非遺項目的技藝之巧、內涵之深,還表現了非遺技藝在鄉村振興中發揮的作用,展現其在改善百姓生活方面釋放的新動能。在上海東方衛視綜藝節目《極限挑戰寶藏行·綠水青山公益季》中,成員們在呼倫貝爾大草原體驗鄂溫克人日常遊牧、狩獵所需的多項技能,在武夷山搜尋五夫鎮龍魚戲表演中的不同細節,了解其獨具特色的戲曲、舞蹈形式,使非遺文化所承載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建設主題,在生動表達中被觀眾更深刻地理解。
非遺文化中蘊含的民族精神內核與價值理念,在時代進程中被傳承和發揚。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遇見工匠》《留住手藝》等,以富於質感的影像,生動展呈非遺匠人指間的精巧絕妙。歲月掩映下的藝術精華、令人嘆為觀止的傳統智慧、“擇一事、終一生”的境界和哲思,無不激發觀眾的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如何在電視藝術中尋找非遺文化與當代社會的精神連接,是非遺工作者與電視藝術工作者都應深入思考的課題。
創新表達方式,讓非遺文化在技術賦能下煥發光彩
科技賦能藝術的時代,藝術與技術結合的電視藝術,正在不斷迭代更新。當下影像中的非遺,擁有了釋放無限想像力、産生無限可能性的諸多內容增量。
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和MR(混合現實)等新技術,使視聽生産者突破了傳統創作藩籬,給觀眾帶來了別樣的審美體驗,也為非遺文化注入創新的活力和再生的能量。如,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借助虛擬影像技術,結合明中都遺址臺基的實景影像,呈現了地上建築復原動畫,讓人們在“真實的”一磚一瓦、一石一木間,為歷史文化的堅守與傳承所感動。紀錄片《崑曲涅槃》則令觀眾透過VR“親臨”江南水榭樓臺,一睹崑曲傳承人穿越時空的對話。現代視聽技術正在“讓非遺‘活’起來、‘火’起來”一步步變為現實。
電視藝術創作既要深諳“內容為王”的真諦,也需在全媒體傳播中見真章。一方面,一些以非遺為題材的電視藝術作品,如《舌尖上的中國》系列紀錄片等,積極適應當前媒介融合的環境,通過拓展渠道、豐富手段、聚攏用戶等方式,助力非遺文化打破“小眾”“冷門”的刻板印象,積極走進大眾視野。另一方面,《了不起的匠人》《指尖上的中國》《良工妙品》《非遺傳承,少年敢當》等網路視聽作品也在以更加靈活多樣的風格,整合非遺文化符號,在歷史與現實、文化與市場的多維互動中,不斷將非遺之美清晰完整地呈現在人們面前。
近年來,電視熒屏中的非遺文化吸引了不少年輕受眾。未來,在知識化、情境化、活態化方面的探索嘗試,是非遺作品在年輕態創作與傳播方面可以發力的方向。當更多電視作品用創新表達讓沉潛在歲月深處的非遺寶藏煥發光彩之時,能夠以沉浸化、移動化、交互化的融媒方式讓非遺項目得以全息呈現之時,能夠秉持中華美學精神讓更多的中國非遺感染世人之時,非遺文化便真正實現了其應有的時代價值。
楊 陽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