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建一座美術館,用藝術反哺故鄉

2021-08-06 08:27: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我的故鄉在湖北咸寧長壽村,這裡翠竹掩映、群山環抱。進村不遠,我籌建的“記山大屋”美術館便坐落山間。自2010年開館至今,已有11年之久。可以説,我把後半生大部分精力都傾注到了這座鄉村美術館的建設與運作之中。

  剛開始,總有人問我:老鄉們有欣賞藝術的需求嗎?即使美術館建起了,能利用好嗎?萬一淪為“擺設”怎麼辦?説實話,這些問題我也考慮過、擔心過。但是,通過不斷的走訪、調查,和老鄉們深入交流,我發現建一座美術館,用高雅藝術反哺農村建設,將是一件既利當下、又計長遠的大事。

  這裡和全國很多農村一樣,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兒童、老人孤獨留守,很多老房子、老建築都被拆掉了,少有傳統村落的痕跡。每逢過年,年輕人回鄉後就去城區的KTV、遊戲機室消遣,因為村裏沒有什麼文化供給。前期走訪中,老鄉們的熱情感染了我。不少人提出:“咱們村有文化基礎,現在還有100多人在外地當老師。如果美術館建起來,他們也能常常回鄉,帶著家人常來參觀,帶動咱村子的發展。”

  一邊是文化供給的匱乏,一邊是對藝術的渴望。考察之後,我堅定了辦美術館的願望,相信鄉土中一定能夠孕育藝術的種子,只待合適的時機讓它紮根發芽、開花結果。

  2008年8月8日,美術館正式動工,武漢理工大學建築設計院負責建築結構設計。其間,我自費承擔了1000多萬元的建設、裝修、設備費用。兩年半後,美術館建成了。它包括展覽廳、多功能報告廳、創作研究室、收藏室等,可以舉辦展覽、培訓、交流以及文化惠民項目。運作以來,美術館每年迎接1萬多人免費參觀,除了當地老鄉作為“常客”外,還會聚了不少國內外美術愛好者和高校學生。“文藝名家進鄉村”“董繼寧英才計劃培訓班”等品牌活動也舉辦得紅紅火火。

  2017年6月,為紀念李可染先生誕辰110週年,我們在美術館舉辦了一次畫展,展出了齊白石、李可染以及其他著名畫家的不少真跡。當天,周圍鄉村的大人、孩子早早排隊趕來參觀。有的孩子興奮地説:“這蝦子、牛,畫得多像啊。我們以前只能在書本上看到印刷品,這次看到原作啦!”可染先生的幾位弟子也在場,他們感慨:“原來農村的文化需求也這麼旺,以後,我們得多為鄉親們做些事。”

  有一次,美術館迎來了幾位久居海外的中國留學生。他們參觀完後專程找我,説要把拍攝的美術館照片發給國外同學,“讓外國人看看,咱中國農村不僅有黃土地,更有高雅藝術”。我深受觸動,心想,如果能通過畫筆將中國山村的嶄新面貌傳遞給世界,必定是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於是,2019年8月,美術館舉辦了“絲路新語·‘一帶一路’國際繪畫藝術創作交流展”。那段時間,小山村來了不少外國人,老鄉們的熱情更高了。他們天天來看,還和一些能説中文的畫家聊天。“洋畫家”們即興采風創作,一幅幅新時代中國鄉村圖景躍然紙上。

  辦美術館這幾年,我深感鄉村振興不僅是讓老鄉吃得好、穿得暖,更重要的是發現、引導、培育他們對文化的精神需求。我常對人説:“藝術其實在民間。你看老鄉們種的菜地整整齊齊,比我們種的漂亮多了,你能説他們不懂美,不能創造美嗎?”

  我總覺得,自己有義務為家鄉做些事情。一個人不管走多遠,都不能忘記你的“根”。而作為一名藝術工作者,我滋養根系的方式就是用文化反映鄉村大地的仁厚與博愛,用藝術再現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情思,用筆墨記錄歷史發展的軌跡與希望,讓家鄉人文風物更加美好。

  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閔師: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在發展鄉村經濟的同時,滿足農民對現代文化的需求,這是當前鄉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關鍵所在,也是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重要部分。

  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對新時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出新要求,提倡多措並舉,塑造“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伴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農村物質文明水準顯著提升,農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愈加迫切。然而,長期以來我國城鄉二元結構導致的經濟差距造成了城鄉難以逾越的文化鴻溝:一方面是城市文化繁榮發展,另一方面是鄉村文化日漸衰落。像“記山大屋”一樣的鄉村美術館,作為培育鄉村文化的基礎設施,紮根鄉土、引進現代文化藝術,既滿足了農民精神文化需求,也促進了現代藝術與傳統文化的互補與交融,為現代藝術創作提供了肥沃土壤,一定程度上有助於鄉村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與發展。期待這樣的新生事物蔚然成風,給鄉村文化輸入更大活力、更多養分。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