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應節戲:生旦凈唱響《龍鳳閣》
張永和
京劇《大保國》《探皇陵》《二進宮》是一齣以唱工為主的優秀傳統劇目,圍繞一場皇家政權的爭奪展開情節。奪皇權和保皇權的鬥爭雖然很激烈,但上場角色不多,集中在生、旦、凈三個主要人物身上。這個戲從頭唱到尾,音樂伴奏也來勁,百十分鐘樂隊不停,因而也被觀眾戲稱為“中國歌劇”。遇到生、旦、凈行中的好演員聯袂演出,觀眾算來著了,所以這是一齣叫座的好戲,一百多年來久演不衰。到了春節,各京劇院團都把這三折戲連演,往往易名為《龍鳳閣》,作為春節的應節戲,以飱觀眾。
這齣戲講明穆宗(朱載垕)死後,太子年幼,其母李艷妃垂簾聽政;其外公太師李良,欺騙李妃,假説將江山讓與他坐上三年五載,李后當即答應,擇日擬將江山讓與其父執掌。定國公徐彥昭、兵部侍郎楊波,于朝堂上言詞諫阻,李艷妃執迷不聽。君臣在龍鳳閣上爭辯多時,不歡而散(此為《大保國》情節)。徐彥昭苦諫李妃未能見效,乃拜謁皇陵,哀嘆哭訴于先帝陵前。此時,楊波的義子趙飛搬來楊家子弟兵,共同保衛皇朝(此為《探皇陵》情節)。李良謀朝篡位之心顯露,封鎖昭陽院,使之變成寒宮,李妃方悟其姦,獨居悔嘆。徐彥昭、楊波二次進宮進諫,李妃懇請徐、楊保國,托以重任。後楊波率子弟兵斬李良,靖國事(此為《二進宮》情節)。
從情節來看,本劇是明代一樁外戚欲政變和朝中大臣反政變的宮廷戲。鬥爭還相當尖銳!李艷妃和徐、楊在宮殿上言詞激辯對抗,可謂針鋒相對。然而,這齣戲鬧得這麼熱鬧,翻開《明史》細檢,關於此案竟無只字片語,到底是何原因?其實,如將出場人物與史對接,還是事出有因、有跡可循。
一 李艷妃、李良的歷史原型:
德性嚴明李太后 小人得志武清伯
戲中的老王爺是明朝中晚期的明穆宗朱載垕。他在位僅有七年,歷史上對他的評價還不錯。主要是他不大管國事,一切軍國大事都交給幾個有本事的大學士,如高拱、徐階、張居正等,文官內閣很好地維持了政府的運轉。但他壽命不長,三十多歲就晏駕了。
明穆宗後宮佳麗雖多,有兩個女人最重要,一個是陳皇后,正宮娘娘,無所出;再一個便是戲中的李妃。她原本是陳皇后的婢女,被穆宗臨幸後,生下兩個男孩子、一個女孩子。男孩子老大名朱翊鈞,即是戲中在李艷妃懷中的那個娃娃。不過,在歷史上,朱翊鈞在父皇晏駕時早不是襁褓中的嬰兒,而已經是十歲的幼童了。為什麼在戲裏要設計成他還是個娃娃呢?這個考慮主要是為了演出效果,畢竟旦角懷裏抱著一個喜神(娃娃),總比領著一個十歲的兒童要省事得多,同時也為那場舞臺上的虛假政變增添了可信成分!
《明史》上的李妃,生了兒子以後,最後和陳後一樣,並列為皇太后。按史書上説,她是山西翼城人,出生在通州,是普通農民的女兒,萬曆皇帝登基後,母以子貴,她被封為慈聖皇太后。她可不像這齣戲裏的李艷妃,處處考慮娘家的權力、利益,這與真實的李后大相徑庭!李太后出身微賤,做人比較低調,特別是對做了皇帝的萬曆,要求是很嚴厲的。
《明史》對李太后這樣評價:“後性嚴明。萬曆初政,委任張居正,綜核名實,幾于富強,後之力居多。”萬曆初年,明朝政治清明,經濟發展,這固然與賢相張居正濟世富民的措施有關,但與李太后對張居正的鼎力支援也是分不開的!
李后篤信佛教,現尚存于西城區的長椿寺,便是李后所建。“長椿”是萬曆親自題寫,為祈福母親長壽。現長椿寺歷經五百年而格局依舊,今為宣南文化博物館。
皇上的姥爺、李后的父親,是不是也如戲臺上的謀奪皇位之李良一樣呢?其實,明朝的外戚不像漢朝、宋朝那樣權勢滔天,本不具備謀奪皇位的能力。李后的父親叫李偉,出身寒門,與其女不同,李偉的性格貪婪,愛財如命,是個小人。他被封為武清伯,雖只是第三等的爵位,但他卻借此大肆搜刮財産,修建別墅名苑。如今清華大學所在的清華園,當初就是李偉的一個消閒別墅。
李偉還幹了不少壞事,多次挑釁賢相張居正一派,幸李后攔阻未果。但萬曆十年(1582年)張居正死後,李偉這一夥人在萬曆耳畔進讒言,終致張居正被滿門抄家。故此,舞臺上給李偉畫了個白臉沫兒。雖然他不曾搞政變,但把他刻畫成一個大奸臣,也不算冤枉他!
二 徐彥昭、楊波的歷史原型:
六代世襲定國公 三朝元老楊太傅
那麼,忠良的徐、楊二家,在歷史上有沒有對應的人物呢?最常見的説法是,徐彥昭是明初開國元勳徐達的子孫。徐達和常遇春都是明太祖朱元璋手下功勞最大的武將,他率兵攻入大都,滅亡元朝,被朱元璋封為魏國公,死後追封為中山王。在戲中,徐彥昭為什麼稱自己為“定國公”呢?原來徐達有四個兒子,長子徐輝祖襲爵,“靖難之變”中反叛燕王朱棣,後被禁錮家中,抑鬱而亡。四子朱增壽卻和朱棣是一夥,“靖難之變”中暗助朱棣,卻被建文帝知曉,遂被殺。朱棣稱帝後,特封朱增壽後世為“定國公”。永樂帝遷都北京時,定國公這一支的後人,也隨著北遷北京,朱棣特意在西城為他們營造了府邸,不過這座府邸卻沒能保存至今,如今只遺留下“定阜街”這樣一個街道名稱。“定阜”就是“定府”,定阜街就是當年的定國公府第門前的街。這齣戲中的徐彥昭,就是朱增壽這一支的子孫,一般都説他是朱增壽的七世孫,也就是第六代世襲定國公,名叫徐延(彥)德,一生並沒有任什麼重要官職,只拿俸祿、無所作為。
相對應的,戲中的老生楊波卻是個很真實、很了不起的人物,指的是明嘉靖年間的名臣楊博。這個人于《明史》有傳,山西蒲州人,嘉靖八年進士,本是文官,從戶部主事做起,但後來幾十年致力於明朝的國防,差不多一直在兵部,保邊安民,做出很大的成績。後來,楊博成了兵部尚書,多次戰勝蒙古騎兵的入侵,安境保疆,使“九邊宴然”。萬曆初年,楊博以禮部尚書兼理兵部事致仕,可見其在朝廷中的重要性。《明史》這樣評價他:“臨事安閒有識量。出入中外四十餘年,始終以兵事著。” 萬曆二年(1574年),楊博去世,年六十六。獲贈太傅,謚號“襄毅”。
三 最顯唱工的一齣戲:
生旦凈鼎峙爭強 龍鳳閣唱響新春
講完了歷史,再來説説京劇舞臺是何時出現了《二進宮》這齣戲。據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刊本《都門紀略》記載,和春班陳花臉擅演《二進宮》徐彥昭,大景和班楊五擅演《大保國》李艷妃。清咸豐十年至十一年(1860-1861年),咸豐帝奕詝在熱河行宮晝夜笙歌不斷,共演出昆、弋、亂彈(即皮黃)三百二十齣戲,亂彈一百齣,其中即有《二進宮》《大保國》,《二進宮》還演了多次(見朱家溍《故宮退食錄》)。由此可見,這齣戲中的《二進宮》《大保國》至少在清道光年間便已登上京劇舞臺,咸豐時已經是非常受歡迎的劇目了。
從內容上看,這齣戲情節簡單,缺少波瀾疊起、翻天覆地的變化,卻流傳後世,數百年不衰,其原因為何?戲劇史家徐淩霄曾高度讚揚《二進宮》道:“此戲雖是一短出,卻結構嚴謹,無一懈筆……老生、正旦、大凈為唱工之主要角色。有在一劇中某角獨重者,有兩角並重者,亦有三角合演而中間雜以穿插可資休息者。若夫三重角合於一短出,鼎峙爭強,切實比賽,則《二進宮》為唯一之選。”《大保國》《二進宮》是生、旦、凈均以唱工取勝。而《探皇陵》,又是以正凈的唱工為主。三折戲,唸白、身段都很少,所以生、旦、凈都必須有好嗓子,同時這三個演員調門要一致,其中若有一個演員夠不上“調門”,也是不能合作唱這齣戲的。所以業內有“文怕進宮”一説。在這三折戲裏,〔西皮〕〔二黃〕的各種腔調、各種板式都應有盡有,形式也多種多樣。所以徐淩霄肯定地説:“可謂中式歌劇之代表。”誠然,近二百年來,這齣戲培養了眾多以唱工見長的優秀演員。
清光緒年間,無論清宮中還是民間,都盛唱這出《龍鳳閣》。不過,那時京戲中還沒有《探皇陵》,主要是唱《二進宮》。清末民初,譚鑫培與陳德霖,還有嶄露頭角的王瑤卿、金秀山及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由操胡琴而改為正凈的裘桂仙(原名荔榮)等合作演唱《二進宮》,觀眾向隅。民國初年,梅蘭芳崛起,與言菊朋、金少山三人聯袂在上海演出該劇。梅腔圓潤華麗,言腔行雲流水,金腔穿雲裂帛,一齣《二進宮》,震動上海灘。
把《探皇陵》合入那二折中,成為《大·探·二》,是1938年譚富英、王泉奎、陳麗芳在吉祥戲院聯袂上演全部《龍鳳閣》。另有一説,1941年楊寶森從王瑤卿處獲得梆子班之《忠保國》劇本,擬與王泉奎等排全本《龍鳳閣》,最後一折為《斬李良》。六十餘年前,北京京劇團的譚富英、張君秋、裘盛戎聯袂演出的《龍鳳閣》,則為最高水準的唱工戲。
近些年來,北京京劇院的一些優秀青年演員,很好地繼承了老一輩的衣缽,每逢春節都上演這出膾炙人口的應節戲。今年正月初一,北京京劇院優秀青年演員鄭瀟、楊少彭、王越(特邀)等,就將在上海美琪大戲院演唱這出《龍鳳閣》。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