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館“金石筼筜——金西厓竹刻藝術特展”開幕
中新網上海12月6日電 (王笈)“金石筼筜——金西厓竹刻藝術特展”6日在上海博物館正式開幕,展出竹刻、木雕、繪畫、印章、拓本、名家題跋等與金西厓藝術生涯有關的文物展品共計163件(套)。展覽以上海博物館館藏為主,另向湖州市南潯區檔案館借展了珍貴的檔案資料。
金西厓(1890—1979),名紹坊,字季言,西厓(一作西崖)其號,以號行,出生於南潯望族。受兄長名畫家金城和竹刻家金東溪的影響,金西厓致力於竹刻的創作和研究,精通竹刻工藝中幾乎全部的平面雕刻技法,也能雕刻木、牙、石等材質。在竹刻藝術史上,金西厓可稱後期文人竹刻集大成的人物,繼承了清代中期以來杭嘉湖地區浙派文人竹刻的優良傳統,十分重視作品格調的書卷氣和講求刀法上的金石味;又因長年寓居滬上,與海派書畫篆印諸大家時相過從,沾溉極深,使其成為海派竹刻的中流砥柱。
今年是金西厓去世40週年,明年則是其誕辰130週年。為紀念這位傑出的竹刻藝術家、理論家,上海博物館特別舉辦了此次跨年展覽,全面展示一代竹刻大家的創作面貌和藝術成就。
走近“清風珍一握:西厓所刻扇骨”板塊,85件精美的扇骨作品映入眼簾。據介紹,金西厓的竹刻創作以扇骨雕刻為主,據其自定刻竹目錄手稿所載,總計436件作品中有扇骨383件,接近九成,雕刻形式多樣,無論陰文、陽文、留青,還是深刻、淺刻、毛雕,皆達到很高水準。在名手輩出的民國藝壇上,金西厓以高華、清雅、朗潤、平正的扇刻風格獨樹一幟,在扇骨雕刻上取得的成就使其當之無愧成為20世紀中國竹刻藝術的代表人物。
而在“與世相媚玩:西厓所鐫文玩雜器”板塊,57件作品包括臂擱、筆筒、手杖、印規、印章和象生小件,或為自用自賞,或以饋贈友朋,雖總數不多,卻無不浸透著作者的心血。
由金西厓家屬捐贈給上海博物館的《金西厓刻竹拓本》原件與捐贈給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檔案館的《金西厓刻竹目錄》,也在展中首次得以公開。拓本1套12冊,收入金西厓自選作品400余件,以扇骨為主,另有臂擱、筆筒、硯臺及所刻印規、煙桿、手杖諸銘等。該套拓本基本上囊括了金西厓的主要作品,是研究其藝術的重要資料,也是鑒定金氏作品的主要依據,彌足珍貴。
“金石筼筜——金西厓竹刻藝術特展”將持續展至2020年2月23日。(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