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現身世界酒博會:歷史、文化和酒密不可分
中新網呂梁9月19日電(陸祁國 王惠琳)著名文化學者、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王立群教授19日現身第三屆山西(汾陽·杏花村)世界酒文化博覽會開幕式並登臺發言。他表示,很多著名的地方往往都和一首著名的文學作品相連,歷史、文化和酒歷來都是密不可分的。
19日上午,第三屆山西(汾陽·杏花村)世界酒文化博覽會在“中國汾酒城”開幕。18日晚剛剛從河南鄭州抵達山西汾陽的王立群,開場舞之後受邀與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秋喜“論道”。
汾酒産自山西呂梁汾陽市杏花村。説到杏花村,很多人自然就會想起唐代詩人杜牧《清明》這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王立群的話題,就以《清明》這首詩開啟。
“清明這首詩應當説是汾酒的標配。”對於這個論斷,王立群給出以下解釋:“因為我們知道,一首詩往往對一個地方産生過重大影響。我們談到奉節,就會想到李白的《早發白帝城》;談到岳陽樓,就會想到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談到滕王閣,就會想到王勃的《滕王閣序》。所以很多著名的地方,往往都和一首著名的文學作品相連。無獨有偶,汾酒在中國的酒業中間有著自己的獨特標配,就是《清明》這首詩。”
王立群認為,《清明》這首詩和汾酒有不解之緣,相互成就。《清明》詩讓汾酒名揚四海,汾酒則以自己獨特的品味讓《清明》詩成為唐詩中的經典之作。
對於歷史、文化、酒三者的關係,王立群認為是密不可分的。他説:“剛才開幕式上,當地的同學們表演了一個節目,這個節目非常典型,裏邊引用了大量的詩,而每一首詩都和酒有關。所以,歷史、文化和酒歷來是不可分的。汾酒作為中國有著幾千年悠久歷史的名酒,更是和文化密不可分。”
王立群表示,這次專程來汾陽參觀汾酒(企業),參加這次博覽會,主要是向歷史致敬,向歷史和文化的結晶産生的傑作汾酒致敬。
第三屆山西(汾陽·杏花村)世界酒文化博覽會以“舉杯汾陽·品味世界”為主題,從9月19日開幕至9月22日閉幕共為期四天。本屆酒博會展覽面積達35000平方米,特展面積20000平方米,標準展位310個,參展企業650家。(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