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子尋根外婆橋
遊子尋根外婆橋
今年恰逢新中國成立70週年,從年初開始,廖開明就想著要創作一幅作品,用畫筆表達對祖國的熱愛。構思許久,他將目光定位在熟悉的嘉興,他想到了嘉興深厚的人文底蘊,想到了晚年落葉歸根的藝術家木心,於是將創作內容定為海外遊子回鄉尋根。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這是一首在江南耳熟能詳的童謠,在廖開明看來,這首民謠是一個代表江南的藝術符號,唱的是遊子回到母親懷抱,他用這首童謠點題,將有聲的樂曲融入無聲的繪畫之中。
《搖到外婆橋》是一幅長90釐米、寬70釐米的畫作,廖開明用細膩的筆觸和鮮艷的色彩勾勒了一片水鄉美景。畫中是一對老華僑帶著兒孫回鄉尋根的情景,畫面正中是一艘嘉興人熟悉的烏篷船,老華僑站于船上一手放胸口一手遮陽,看著兩岸久違的白墻黑瓦,仿佛在尋找故鄉曾經的景象;他的太太在邊上慈祥地呵護著孫兒;他的兒媳婦坐在船頭拿著手機拍攝,顯得有些激動;他的孫女手中抱著國寶熊貓玩偶。
“畫中表現的是海外遊子淳樸的愛國情懷。”他指著手機上的圖片説:“你看這些人物,老華僑的兒子頭上戴了帽子,上面寫了拼音HuangShan。”
廖開明在作畫細節上,對自己極為苛刻。雖然創作時行雲流水,但對每一個人物和景象的繪畫都精益求精。“繪畫時,中間老華僑是主角,開始畫得矮了點,後來特地修改了3次。”
而這幅畫的背景有嘉興的影子,既像月河景區,又像烏鎮風景,近處河面波光粼粼,遠處高塔聳立。對於這些景致的把握都來源於他多次親臨嘉興,對嘉興的景物了然於心,“為什麼我的畫作創作速度快,就是因為接地氣、有來源。”
“藝術家不能在固有領域沾沾自喜,要在傳統文化的根基上勇於創新。”如今的廖開明已退休多年,但他的創作從未停止,並不斷在新鮮事物中汲取養分。
中國美術館典藏部副主任韓勁松專門為《搖到外婆橋》撰寫評論,擷其一段“正是江南花開,春水泛綠時節,一家人被家鄉的美景所吸引,為祖國的變化讚嘆,在文化尋根之旅中昇華了對祖國的愛,在守望回歸之旅中融合了對鄉愁的記憶,普通的視角傳達出文旅結合、民族認同的重大主題。”
(作者:黃燁)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