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為何成中國福爾摩斯?竟跟外國“迷弟”有關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18日電(記者 上官雲)“元芳,你怎麼看?”當年,隨著《神探狄仁傑》的熱播,這句經典臺詞被很多人拿來調侃,至今仍是流行語。
在電視劇中,狄仁傑變成了一位神探,和助手李元芳一起查案,撥開重重迷霧,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這也曾令很多觀眾不解:明明他在歷史上是一位賢相,怎麼又變成了破案高手?
事實上,狄仁傑的神探形象,還真不是從那幾部電視劇開始樹立起來的。比如,六七十年前,荷蘭漢學家高羅佩就寫出了風靡一時的《大唐狄公案》,從此狄仁傑就有了“中國福爾摩斯”的美譽。
癡迷中國文化的漢學家
1910年,高羅佩生於荷蘭,在中學時代就對文學表現出了極大地興趣。進入大學後,他選擇文學和法律作為專業,即便在成了外交官後,也沒放下對中國文化的學術研究,積極參與學習各類藝術,如書法、篆刻、繪畫、鼓琴等。
高羅佩癡迷中國文化,收藏了大量中國古書。後來,他讀到了一本清代無名氏所作的《武則天四大奇案》,書中沒有按照歷史記載去描述狄仁傑,而是運用豐富的想像力,把狄仁傑寫成了一個特別能夠隨機應變的人。
讀完後,高羅佩對狄仁傑屢破奇案的能力大為折服。在他眼中,書中所描寫的中國古代法官的刑事偵訊本領,比福爾摩斯等西方小説中的大偵探毫不遜色。
後來,他把書中的一部分翻譯成英文出版。同時,為了將中國公案小説介紹到西方,高羅佩順便以狄仁傑為主角,用英文寫了一個破案故事,取名《銅鐘案》。後來又寫了《迷宮案》,這部書很快在荷蘭出版了。
系列小説塑造“中國的福爾摩斯”
誰也沒料到,這部以中國人為主角、由外國人寫的偵探小説,出版後竟然大獲成功,受到讀者的狂熱追捧。在出版商的再三催促下,高羅佩在此後十餘年的時間裏,又陸續創作了《湖濱案》、《黃金案》等多部中短篇小説。
最終,這些小説構成了高羅佩的“狄仁傑系列小説大全”, 即《大唐狄公案》。隨著小説熱度不斷攀升,狄仁傑擅長破案的形象越來越深入讀者心中,就這麼成了“中國的福爾摩斯”。
不過,書中沒有後來觀眾們熟悉的李元芳,跟在狄仁傑身邊的是馬榮、喬泰、洪亮等親隨,人員配置上有點像後來的《包青天》,有“保鏢”,也有師爺。
故事的腦洞開得很大。上海譯文版《大唐狄公案》譯者張淩介紹,比如《中秋案》的兇手不再是傳統小説中的常態罪犯(即以謀財或獵色等原因而作案),而是類似以殺人害命為樂的變態惡魔。
雖説都是類似情節,但張淩解釋,這比阿加莎·克裏斯蒂筆下偵探波羅系列的大結局《幕》要早上十來年,從中或可反映出作家獨有的敏銳眼光。
書中的狄仁傑,破過哪些奇案?
如張淩所説,《大唐狄公案》在以跌宕起伏的情節吸引人的同時,也不乏對人性的刻畫。比如《朝雲觀》裏自負的老道士,再比如《漆屏案》裏自作聰明,企圖害死妻子的丈夫。
在《銅鐘案》裏,林梁兩家恩怨糾葛很複雜。梁家小姐嫁給林帆,即林梁氏。原本兩人感情很好,但林帆卻是一個十分歹毒的人,先謀殺了妻子的兄長,又氣死了妻子的父親。
林梁氏受不了沉重的打擊,離家出走。林帆受不了妻子出走的打擊,買通土匪把梁老夫人也燒死了。林梁氏發誓告倒林帆,卻一直沒有成功。
直到狄仁傑出現,暗暗查訪設計,自己還身陷險境,被扣在銅鐘裏,最終幾經週折,令林帆伏法。但林帆死後,林梁氏也服毒自盡了。
“情節緊湊之外,高羅佩還對人性的複雜做出深入剖析,比如林帆雖然狠毒,但始終不忍心對妻子下毒手……許多類似描寫,都具有相當的心理深度。”張淩説,這一點與中國傳統公案小説頗為不同。
她解釋,在所有作品中,高羅佩一向採用西方偵探小説的架構方式與規範,再加入中國內容,可以説是“西方的骨,東方的肉”,通過這種雜糅與交匯,大大提高了中國傳統公案小説的可讀性和現代性。
高羅佩病逝前完成《中秋案》
遺憾的是,由於身體原因,高羅佩的創作終止了。張淩説,1967年,高羅佩得知自己身患肺癌,依然全力工作,在病情惡化的前夜完成了最後一部小説《中秋案》,兩天后便與世長辭。
“高羅佩博學多才。他自己總結過,外交官是職業,漢學研究是終身事業,寫小説是業餘愛好。據説,《大唐狄公案》系列小説是他所有著作中唯一盈利的作品。”書法家、學者馬衡曾説高羅佩是“遊于藝”,張淩認為,這或許是他一生成就的最佳寫照。
在翻譯過程中,張淩查閱了高羅佩已出版的各種專著和譯著,還專程去波士頓大學看過他的手稿資料,發現其中有手繪的插圖和地圖,還有為小説和專著而做的大量中文筆記,字跡清晰又工整。
“他對中國歷史文化了解的程度很深,究其根基,還是出於由衷的欣賞與熱愛。”張淩説,在塑造狄仁傑“神探”形象之外,從高羅佩的書中有時似能恍惚看到一幅古代中國的圖景,寧靜悠遠,意韻盎然,對今天的讀者來説,或許這點更具價值。(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