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海內外儒學家齊聚張掖 “多元視角”探文化繁榮新途徑

2019年05月10日 08:25: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甘肅張掖5月9日電 (記者 南如卓瑪 楊艷敏)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一屆張掖高端論壇《“一帶一路”文化遺産保護傳承與創新》研討會9日在甘肅張掖河西學院開幕,來自中國、美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從儒學研究、文物保護、人文哲學、文化傳播等領域,通過古今分析、中西對比等“多元視角”探討當前中國文化事業繁榮發展的途徑和辦法。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國際儒學聯合會教育傳播普及委員會主任張踐表示,我們有必要將當今中國的發展與人類未來的藍圖,放置於傳統文化的大背景下,通過中西對比的視角,探討其背後所蘊含的文化特質和價值脈絡,通過融合中西、匯通古今,逐步梳理並構建起一套闡釋中國方案的嶄新思路和話語體系。這是一項偉大的文化工程,需要有責任感的學者付出不懈的努力。

  “張掖地處古絲綢之路,如今又處於新絲綢之路經濟帶上,正位於時貫古今、地通中外的重要位置,有條件成為復興中華傳統、匯通中西思想的重鎮。”張踐説,“一帶一路”要走出去的不僅是商品、技術、資本,更重要的是文化,沒有文化的充分溝通與理解,經濟的發展必然受到牽制。

  美國夏威夷大學東方哲學系教授、北京大學人文講席教授安樂哲在會上發言稱,當前,我們面臨全球性的危機和困境,比如全球變暖、缺水、環境破壞、收入不平等、能源短缺等等。這意味著個人主義價值觀、意願和行為必鬚髮生改變,儒家價值觀不失為當今可選擇的文化資源。

  安樂哲認為,西方學界對中國哲學存有“誤解”,因為早期《論語》《孟子》《道德經》等著作是由西方傳教士等翻譯,在解釋過程中融入了基督教的文化理解。“中國智慧不需要上帝的理念,需要讓中國傳統講‘自己的話’”。他説,不同文化溝通和理解,才能推動合作雙贏,共同解決當前面臨的困境。

  絲綢之路(新疆)國際文化傳播發展中心理事長劉傳銘表示,絲綢之路是一條穿越時空之路,絲綢之路研究卻又是一個新話題、新學科。一個多世紀以來,它被人們從交通史、民族史、考古史、軍事史等不同角度研究著,這些工作的價值和意義不應被低估,但其碎片化的缺陷也是“絲路學”創建的障礙。

  張掖市委書記楊維俊表示,此次以文化遺産保護傳承與創新為主題,共同探討文化事業繁榮發展的途徑和辦法,也是推動沿線國家和地區文明互鑒的現實需要,必將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一帶一路”文化交流合作産生重要影響。

  據悉,為期兩天的會議期間,專家學者們還將圍繞儒家思想、絲路精神、文化遺産保護、中外文化交流、文化旅遊的定位與開發等專題深入開展研討交流,為張掖經濟、文化事業發展建言獻策。(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