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竹齋木版浮水印藝術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原標題:中國印刷術的“活化石”
告別鉛與火,進入光與電,人工印刷早已被機器印刷大規模取代,但在華夏大地上,四大發明之一的印刷術仍沒有退出歷史舞臺,走進中國美術館的“十竹齋木版浮水印藝術作品展”,一幅幅筆墨簡練、色彩明瞭的作品喚醒了這枚歷久彌新的中國印刷術“活化石”。
木版浮水印技藝的前世今生
走進展廳,黑字紅底的前言部分講述著十竹齋木版浮水印的歷史: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印刷術始於隋朝,完善於宋、元,明代達至巔峰。明代篆刻家、出版家胡正言發明瞭十竹齋“饾版”“拱花”等套色疊印技術,他主持的雕版印刷《十竹齋書畫譜》與《十竹齋箋譜》,開啟了中國傳統彩色印刷的輝煌時代。
後來,十竹齋逐漸銷聲匿跡。但在20世紀30年代,魯迅與鄭振鐸耗時7年編印《十竹齋箋譜》,魯迅先生還親自撰寫《重印十竹齋箋譜説明》,使一度絕跡的十竹齋木版浮水印重放異彩。
直到2001年,杭州十竹齋藝術館館長魏立中開始恢復“十竹齋木版浮水印技藝”,才使得湮沒數百年的木版浮水印名坊得以重生。2014年,杭州十竹齋“木版浮水印技藝”入選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魏立中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木版浮水印技藝代表性傳承人;2017年,“十竹齋木版浮水印藝術作品展”列入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
這次展出了魏立中30年來創作的52件版畫、100塊雕版和80枚肖像印,其獨特的創作手法,又為傳統技藝增加了許多新的語言,讓傳統木版浮水印藝術有了新的活力。
博大精深的畫刻印“三絕”
“此次策展體現了‘一體兩翼’的創意。”魏立仲介紹,中間的展廳是“主體”,陳列著60余部書籍文獻,講述了木版浮水印的前世今生;展出著百餘件木版浮水印的工具和印章,還原了一筆一刀的創作場景;而懸挂的巨型雕版,雕出淡淡濃濃、疏疏密密、肌理清晰的線條紋樣,映照創作的艱辛。
“兩翼”是兩邊的展墻:一面墻上,是用木版浮水印複製的《玄奘西行圖》《富春山居圖》《五牛圖》《四美圖》等書畫名作,繁複的線條,漸變的色彩,形象逼真,原汁原味,體現“傳承”;另一面墻上,是用木版浮水印技藝新創作的二十四節氣圖,將歷史文化與版畫製作技藝融為一體,在刀法、結構、線條、色彩、套印中,融入新的思考,體現“創新”。
“鏤象于木印之素紙。”魏立中深有體會地説,木版浮水印是融繪畫、雕刻和印刷為一體的藝術,被稱為畫刻印“三絕”。不僅要畫得好、刻得好、還要印得好,有文、有字、有圖,更有生活、有質地、有感懷。
以木為紙,以刀為筆
這次展出中,二十四節氣圖是主角,讓觀眾更直觀、更深刻地了解古人的智慧。
大雪,畫面以白雪壓枯枝為主體,與湖中停泊的小舟遙相呼應,體現“至此而雪盛也”的意境;小寒,畫面是“月映三塔”,水墨淋漓、朦朧淡雅,隨著色彩的濃淡變化,又推移為“日照三塔”;立秋,畫面主體是黑色線條勾勒出的花和葉,一紅一綠兩支昆蟲點綴著畫面,襯托出“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物候,簡潔優雅。
“我們所熟知的二十四節氣,過去多通過民謠、諺語、兒歌、詩歌、順口溜等形式傳播,現在則多以攝影作品配文傳播。”談起自己的創作靈感,魏立中表示,2016年11月30日,當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在國際氣象界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時,他就想如果能將二十四節氣變成圖畫,變成浮水印木刻有多好。為此,他花了兩年多時間進行創作,呈現出別具一格的木刻浮水印的二十四節氣圖。
“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傳統。”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評價,魏立中的創作體現了他對現實生活和傳統文化的理解,再加上他孜孜不倦的態度,使他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的代表,見藝術、見精神。
“越深入了解木版浮水印,就越喜歡中國傳統文化,越覺得傳承文化的任務艱巨。”魏立中這樣形容自己的創作和生活:以木為紙,以刀為筆。從每一個細節中,尋求完美,發現驚喜,展示自己內心的每一點領悟。這便是他每天在做的事情,也是一輩子要做的事情。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