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京城第一窯”:從清宮造辦處走出的非遺項目
原標題:探訪“京城第一窯”:從清宮造辦處走出的非遺項目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16日電(記者 張尼)填色、勾線、燒窯……在被稱作“京城第一窯”的京彩瓷博物館裏,傳統的純手工繪瓷技藝得到完整沿襲。為了將這個非遺項目傳承下去,幾代工藝大師們在點滴勾勒中寄託著執著的“工匠精神”。
從清宮造辦處走出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京彩瓷博物館前身是北京工藝品廠。這個坐落在西城區廣安門外的老廠房如今被改造成上下兩層的博物館,包括展廳、拉坯體驗教室、窯房、釉色實驗室、工作車間等不同功能區域。
據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京彩瓷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清朝康熙年間。喜愛瓷器的康熙從景德鎮選送精品白胎,嘗試將外國傳入的彩繪琺瑯繪製到瓷器上,並在其執政晚期成功創燒出琺瑯彩瓷。在當時的故宮養心殿、圓明園,還專門開設了一些小窯燒制琺瑯彩瓷。
清朝滅亡後,流落民間的清宮造辦處匠人們開始仿製宮裏的瓷器。他們用造辦處剩餘的白胎繪製,在自建的小窯裏燒制瓷器並出售,這就是京彩瓷的雛形。這些匠人也成為京彩瓷的第一代傳承人。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陸續把流落在民間的手藝人集合起來,在70年代建立了北京工藝品廠,京彩瓷傳承從此後繼有人。
如今,京彩瓷已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並有了第五代傳承人。這些非遺大師們複製的倣古瓷還多次作為國禮贈送給外國政要。
當年的北京工藝品廠也順應時代需求完成了轉型。老廠房改造升級後,成為兼具生産製作、參觀、互動等功能的博物館。
40年初心不變的匠人精神
京彩瓷博物館二樓是技師們的工作車間,幾張面積不大的書桌就是精美瓷器的“誕生地”。這裡也是李桂榮工作了整整40年的地方。
1978年,李桂榮進入北京工藝品廠做彩繪工,經她手描繪的作品不計其數。看似簡單的填色工序,想要做得精細卻十分困難。
“填色工作特別考驗眼力和耐心,稍微填出界一點,整個作品效果就大打折扣了,所以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李桂榮説,自己平時都是八點半準時到崗開始工作,五點下班。除了午休和去衛生間,剩下的時間都要守在自己的工作臺上,對體力也是考驗。
當年進廠時,李桂榮還不滿20歲,沒有任何美術功底,但她卻打心底喜歡這份工作。在師父的嚴格要求下,專注、執著的李桂榮從當年的學徒工,成長為如今有著40年資歷的老技師。
2004年,李桂榮到了退休年齡,隨後又被廠子返聘一直工作至今,並帶了不少新人學習這門技藝。
“上歲數以後眼力不行了,現在的孩子們文化基礎比我們當年要好很多,經常一點就透,希望以後他們能接好這個班。”李桂榮説。
傳承“老手藝”的“新勢力”
1987年出生的山東小夥徐立賓是京彩瓷工藝傳承的新生力量。
2009年從景德鎮陶瓷大學畢業後,徐立賓就正式拜師,從事京彩瓷製作。如今,30齣頭的他已經成為京彩瓷的第五代傳承人,還被評為北京市工藝美術大師。
京彩瓷製作的每一道工序都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一件精美的作品,從設計到最終完成,往往需要1個月左右,有時一點點填色的疏忽就能導致整個作品失敗。儘管如此,徐立賓還是被這項傳統工藝的魅力深深吸引。
“入窯一色,出窯萬彩。一件作品經過窯變以後,有意想不到的變化,這就是陶瓷最大的魅力。每完成一件作品都很有成就感,這也是我堅持下來的動力。”徐立賓説。
不過在徐立賓看來,傳承傳統手工藝並非易事。剛剛接觸時感到新鮮有趣,但十年、二十年堅持做同一件事難免枯燥,這也是很多年輕人沒辦法堅持到底的原因。
“上大學的時候,我們陶瓷專業有240多名學生,但現在還在做‘老本行’的只有20多人,當年和我同時拜師進廠學習的7個人裏,也只剩下我一個了。”徐立賓告訴記者。
儘管如此,他對於京彩瓷的傳承與發展還是充滿信心。這些年,他的作品已經走出國門,不僅作為展品對外展出,還有很多被當作國禮贈送給外國政要,這讓他倍感驕傲。
現在,徐立賓工作的京彩瓷博物館也開放了互動體驗教室,經常會有年輕人和中小學生前來體驗製作。
“希望我們能成為對外展示的窗口,讓更多人認識了解京彩瓷,將它一直傳承下去。”徐立賓説。(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