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35國41名翻譯家漢學家北京研修文學出版翻譯合作

2018年08月21日 08:35: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8月20日電 (記者 應妮)2015年“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青年成就獎”獲獎人、緬甸翻譯家杜光民,已經先後將莫言的三部長篇小説《蛙》《紅高粱家族》和《生死疲勞》帶給了緬甸讀者。他下一步將著手翻譯余華的作品。

  20日在北京的“2018年中外文學出版翻譯合作研修班”開班儀式上,他坦言,作為翻譯中國文學作品的外國翻譯家,有責任將中國文學與文化更加豐富、完整、準確、全面地介紹給讀者,讓讀者們能夠看到真正的中國文化以及中國近年來的發展變化。

  文化和旅遊部外聯局副局長朱琦説,舉辦中外文學出版翻譯合作研修班是為加強國際文學翻譯和出版領域的溝通與合作,推動中外優秀文化作品互鑒傳播,增進中外人民相互了解與友誼而設立的官方研修項目。研修班以文學出版為基,以翻譯合作為橋,有力地推動了中外文學出版作品譯介合作。

  事實上,中國翻譯協會曾在2011年做過一次行業調查,結果顯示在翻譯市場上,中譯外的工作量首次超過了外譯中,達到了翻譯總量的54%。中國翻譯協會常務副會長黃友義表示,這在中國翻譯史上是一個里程碑式的變化。他透露,2014年翻譯協會的調查進一步顯示,中譯外的比例在翻譯總量上進一步上升,達到了60%。可以説,中國翻譯界整體處於蓬勃發展階段,不僅文學作品翻譯熱度不減,經濟、科技、政治等領域都需要人數更多、水準更好、效率更高的翻譯服務。

  但是黃友義也指出,中譯外翻譯必須面對語言習慣、意識形態以及文化認知這三個方面的不同。中國人喜聞樂見的描述翻譯成英文,達不到預想效果,有時候甚至産生誤解。比如“中國的改革進入深水區”,中國人都明白是什麼意思,因為最初的改革是摸著石頭過河,現在難度大了,所以要進入深水區。然而,“深水區”直接翻譯成英文,在許多外國人看來是表示改革沒有出路了,而中文絕不是這個意思。“中方譯者的長項是對中國漢語的深刻理解,外國譯者的長項是能夠用地道的外語表述中國的含義,所以需要不斷加強中外譯者的交流才能解決這樣的問題。”

  與此同時,網路文學近年來也為海外讀者提供了一種新鮮的閱讀體驗。閱文集團起點國際內容運營負責人劉昱坦言,網路文學通常有一個非常巨大的文本量,同時網路文學的題材多樣性也是對傳統文學翻譯的一個巨大挑戰。為此閱文集團採用了更加開放和全球化章目方式,全球譯者都可以發起譯者申請,閱文會有審核人員和小組對相關試譯內容進行快速審核;為了應對網文的大翻譯量以及高翻譯速度的要求,閱文鼓勵並幫助多位譯者對相關作品進行協作和翻譯工作,並引入英文母語編輯,此舉可以有效解決多人翻譯中的行文差異化問題。據透露,閱文集團去年一共啟動了超過250部作品的翻譯。

  據悉,來自全球35個國家的41名出版翻譯界代表和漢學家齊聚北京,將參加為期一週的研修活動。

  中外文學出版翻譯合作研修班活動於2015年開始,至今已舉辦四屆。此次研修班活動期間,學員們將分別與余華、盛可以、阿乙、馬伯庸等作家、學者圍桌共話,並將出席中國當代作家作品數據庫發佈會、國際童書翻譯出版研討會、國內出版機構路演、“一帶一路”倡議下漢學家翻譯作品交流等十七場活動,全方位深入了解中國文學、感知中國文化。此外,研修班還將在天津圖書館舉辦主題活動,與天津出版界進行專項交流活動。(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