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武漢8人“好手藝”亮相中國國博

2018年08月20日 09:18:00來源:長江日報

  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開幕

  武漢8人“好手藝”亮相中國國博

  長江日報訊(記者馮愛華)18日,2018·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出自8位武漢工藝美術大師、非遺傳承人之手的楚式漆藝、漢繡、玉雕、綠松石雕、銅雕、竹雕、漆畫等作品集中亮相,展現了獨特的荊楚文化風情。這也是雙年展舉辦四屆以來,武漢入選人數最多的一屆。

  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是展現當代工藝美術創作水準的國家級公益型制度性展覽。本屆雙年展以“弘揚經典 鑄造輝煌”為主題,遴選國家級、省級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和中青年工藝美術創作人員創作的900余件優秀作品參展,包括玉雕、石雕、木雕、陶瓷、金屬工藝、織染繡、漆器、玻璃、唐卡、傳統工藝傢具類。

  武漢入選的8位工藝大師分別是袁嘉騏(玉雕《土地 陽光》)、劉比建(楚式漆藝屏風《九頭鳥新説》古瑟)、王子怡(漢繡《楚天神鳥》)、任煒(漢繡作品)、安力(銅雕《佛光普照》、葉加油(綠松石雕《山花爛漫》)、徐海清(竹雕《三顧茅廬》)、呂曉慧(漆畫《湘西風情》)。他們的作品代表了本地工藝美術的頂尖水準。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楚式古樂器製作技藝傳承人劉比建有兩件作品展出,楚式漆藝屏風《九頭鳥新説》是用傳統技藝表現現代題材,“九頭鳥不再是帶有貶義的比喻,而是楚人熱情奔放性格的化身,作品中它帶著火一樣的紋飾,感覺從遠古撲面而來”;另一件古瑟,是對曾侯乙墓出土古瑟進行復原的作品,“創新與傳承也是當下工藝美術從業者的主題”。雖然是第二次參展,劉比建仍感覺受益匪淺,“一些作品的主題、構架和表現手法,融合了現代藝術理念,讓作品從實用、裝飾上向藝術品提升,體現了作者在藝術創作上的自覺”。上一次參加雙年展後,他複製的九連墩“漆木十弦琴”被國博收藏。

  湖北省工藝美術大師王子怡的漢繡作品《楚天神鳥》,取楚文化的代表——鳳鳥、楚城、編鐘以及江水、祥雲等元素構圖,採用漢繡傳統“平金夾繡”工藝繡制,塑造出楚鳳翩翩起舞、祥和自信的形象。她表示,當下非物質文化遺産正呈現蓬勃發展的趨勢,對於漢繡來説也意味著競爭,漢繡應堅持“尋根,習藝,思辨”,立足原創,才能真正地發展壯大。

  湖北省工藝美術大師安力的銅雕作品《佛光普照》,以雲南天然紫佑木根料的自然型為基礎,以敦煌佛像為題材,採用盛唐時期佛教造像風格,並用日中雲為裝飾,圓潤豐盈、含首微笑、莊嚴慈祥,透出濃厚的浪漫氣息,體現了東方人含蓄典雅的審美情趣。

  “2017年,國務院發佈《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在國家層面為傳統工藝的振興發展指明瞭方向。近年來,武漢以非遺保護為抓手、鼓勵發展傳統工藝,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此背景下,武漢8位工藝美術大師參展,具有特別的意義。”武漢市文化局非遺處負責人表示,今後,我市還將為非遺傳承人搭建更好更多平臺,積極推動非遺傳承人走出去展示、推廣、交流,振興武漢傳統工藝。

  專家:湖北手工藝要抱團發展

  長江日報記者馮愛華

  “工藝美術品既是寄託創作者情懷的作品,更是傳統文化最好的載體”,湖北美術學院手工藝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陳日紅表示,在普遍運用機器生産的現代,手工藝有其不可替代的意義。

  陳日紅教授介紹,從19世紀至今的100餘年中,世界範圍內發生了3次大規模的手工藝復興運動:第一次在英國,是人們對單調的、千篇一律的工業化産品的抵抗;第二次是20世紀30年代的日本,認為手工藝品是傳遞情懷、有溫度的作品,不應被機器生産所代替,並最終制訂實施了《傳統工藝品振興法》;第三次是本世紀的中國,國家倡導實行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並在2017年推出《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

  “沒看到編鐘前,你無法想像2400年前的這些笨重的青銅製品能發出飄渺、靈動的聲音;陳列在博物館的陶器上,你可以看到當時製作者留下的手指印。”陳日紅説,歷史研究、文化傳承必須與實物相結合,這些手工藝品保存了人類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歷史物化的載體,保護、振興傳統工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湖北武漢的手工藝特點與其所處的地理位置、物質産出密切相關:九省通衢、南北交匯、物産豐富,令本地手工藝融匯了周邊的不同技藝,呈現出豐富多彩的風格,既有北方的粗獷、也有南方的細膩,同時受到沿海、巴蜀地區風格的影響。發展到現在,湖北的一些手工藝項目得到長足發展,但與國內發展較快地區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如代表行業頂尖水準的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評選,目前全國評出500余人,湖北全省僅7人。

  陳日紅認為,振興湖北傳統手工藝,應從發展規模、提升審美、交流推廣方面著手。規模上,選取具有較高經濟、文化價值的項目,抱團發展、形成規模效應;設計上,充分運用武漢高校設計人才富裕的資源,通過培訓、合作等方式,提升手工藝人審美理念;交流上,推動本地手工藝“走出去”,借鑒、融合當代工藝美術的先進技術。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