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七夕非遺新傳承不秀恩愛秀智巧

2018年08月20日 09:01:00來源:光明日報

  七夕非遺新傳承不秀恩愛秀智巧

  【我們的節日·七夕】

  唐人林傑有《乞巧》詩云:“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七夕節,又稱乞巧節、女兒節。連日來,全國不少地方上演了一場場賽技藝、乞智巧的文化活動,用新的方式傳承演繹著傳統民俗的新內涵。

  巧承古今意,巧訴女兒情

  “七月初一天門開,我請巧娘娘下凡來……”8月10日,隨著曲調的響起,第十屆西和乞巧女兒節在甘肅隴南西和縣拉開帷幕。西和“乞巧”承自先秦遺風,歷經兩千多年傳承演變,至今已形成民俗。一直以來,乞巧節都是隴南女性表達訴求、釋放情感的重要時機,同時也承擔重要的社交功能。

  據西和縣稍峪鄉杜河村“巧頭”——乞巧活動的組織者朱夕霞介紹,從農曆六月初開始,姑娘們就開始聚在一起商量著如何過節。首先要推選一位熟悉流程又有號召力的“巧頭”,在“巧頭”的組織下籌集活動所需的資金,選擇供奉巧娘娘並舉行乞巧活動的場所即“坐巧人家”。接著要練歌、備裝,從紙貨店請來巧娘娘,另外還要炸制巧果。直到農曆六月最後一天的晚上,姑娘們盛裝列隊,用歌聲將巧娘娘請進“坐巧處”,乞巧活動才正式拉開序幕,除了每日必要的祭拜,最重要也是最歡樂的部分就是“娛巧”和“拜巧”。

  所謂“娛巧”,就是參加乞巧的姑娘們齊集“坐巧處”,從白天直至深夜,按一定的程式,在巧娘娘像前盡情地載歌載舞;而“拜巧”則是相鄰村寨間你來我往的才藝展示比拼。記者這次沒有趕上“坐巧”“迎巧”,卻恰好撞上一場“拜巧”:來自禮縣鹽官鎮的“巧頭”王麗帶著一紅一藍兩支隊伍來到長道鎮大寨村,每個人揮舞著彩扇,舞姿輕盈,還時不時玩出花樣:一會團簇成一朵花,一會擺出“乞巧”字樣,讓人難以相信這兩支隊伍是由平均年齡五十歲上下的“媽媽”“奶奶”們組成的。

  對於離家在外的女孩子來説,“乞巧”也是家鄉的代名詞,對乞巧這份喜歡已經融入她們對家鄉的眷戀中。8月11日,在西和縣稍峪鄉杜河村,記者看到了一群女孩子們緊張地排練,動作略顯生澀,神色卻極為專注。跳舞的姑娘中有一個黃色頭髮的女孩子格外引人注意,她叫杜秀梅,今年18歲,在上海讀書,這一次特意請假回村參加乞巧,“不為別的,就因為喜歡乞巧,更喜歡在乞巧過程中和兒時的玩伴們打成一片,一起敘舊、玩耍”。

  巧得智慧心,巧傳手工藝

  乞巧節在廣州又被稱為“擺七娘”“七娘誕”“七姐誕”“擺七姐”等,每年當地都會舉辦乞巧文化節,今年也不例外。擺七娘、拜七娘、送七娘、賽巧會、趕巧集、賽巧節作品展……8月14日起,一場頗具廣府風的乞巧盛會在廣州大街小巷依次展開。

  8月16日,記者一行到達廣州橫沙村時,眼前驟然一亮,碌灰筒瓦、青磚石腳,明清風格的祠堂、家塾書舍、廟宇等鱗次櫛比,盡顯嶺南古建築風貌。廣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曾應楓介紹,廣州的乞巧活動多以各個姓氏祠堂或社坊為單位,每年的這個時候,各族祠堂裏都會擺設貢臺,插上香燭,將“妹仔姑婆”們親手製作的手工藝品與各種鮮花鮮果擺設陳列,本地居民和外地遊客都可以走街串巷參觀姑娘們的手藝,這就是俗稱的“睇七娘”。哪家“睇七娘”的人越多,哪家的姑娘就越體面。

  在橫沙村羅氏大宗祠,記者見到這樣一組作品:用“謝灶”“深井燒鵝”“賣懶”“遊波羅”“寫揮春”等數個作品立體地鋪陳開的一幅民俗風情長卷。“巧姐”羅惠娟站在一旁,向不了解廣府風俗的外地遊客耐心講解。羅慧娟説,她雖然不會畫國畫,但還是努力把每一個作品做出國畫的韻味。在創作時,羅慧娟總是全身心投入進去,甚至走在路上,羅慧娟都不忘蒐集原材料,“看到街上被丟掉的廢紙廢品,都要想想能不能拿來用到作品中”。

  廣州正佳廣場廣正街是本次廣州乞巧文化節的一個分會場。8月17日,漫步廣正街內,200件具有嶺南藝術特色的精美乞巧手工藝作品吸引了觀眾的眼球,它們的材料多為彩紙、通草、線繩等,均由巧姐巧哥們精心製作,遵循乞巧文化的手作特色,無不精美奇巧,引人注目。其中,榮獲“金巧獎”的作品《廣州百里絲路風情》,完美呈現了廣州舊時的貿易場景,體現了乞巧手工文化精益求精的特色。

  巧打文化牌,巧鋪脫貧路

  隨著時代的發展,甘肅西和的乞巧文化,已不僅僅停留在文化層面,而滲透到人們的生産生活。近年來,當地政府更是巧打文化牌,用乞巧文化為當地群眾鋪就了一條脫貧致富路。

  西和縣深挖“乞巧”的文化內核,從最初茶飯、針線等技藝上的“小巧”,逐漸拓展到承載中國女性智慧與美德的“大巧”,引導女性樹立自尊、自信、自立和自強的意識,勇敢放飛夢想。在乞巧文化的激勵下,西和涌現出一批巾幗不讓鬚眉、富裕不忘鄉親的女性模範,她們用一雙雙巧手,在種植、養殖、刺繡、草編、剪紙等不同領域,都演繹出精彩的脫貧故事。在今年的女兒節開幕式上,她們中的十位優秀代表被授予“隴南好女兒”的稱號。

  西和縣長道鎮大柳村的張芹,是西和眾多脫貧致富“巧娘”的代表。走進張芹的繡坊,記者立刻被琳瑯滿目的繡品吸引——一層一層碼放著的枕頭,上面盛開著鮮花蘭草,躍動著蝴蝶走獸,色彩艷麗,古韻逼人。2007年,張芹的一件繡品被大寨文化大院收藏並獲得消費者青睞,這為她和鄉親們開啟了一條獨特的致富之路。2014年,張芹趁著隴南發展電商的浪潮開辦了網店“大柳繡莊”,將繡品推向更廣闊的市場。如今,在當地政府和婦聯的幫助下,大柳村組織成立了乞巧坊刺繡協會,張芹任會長,現在協會規模已達179人,其中有30戶貧困戶,她們都通過刺繡改善了自家的經濟條件。

  在傳承和保護乞巧文化的同時,西和還挖掘出一批以麻紙製作、草編、柳編、刺繡等為代表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源,建起乞巧村、乞巧小鎮、乞巧文化苑和博物館,推動民俗工藝品産業化、規模化,形成了巨大的無形資産,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血”。正像隴南市委書記孫雪濤在第十屆隴南乞巧女兒節開幕式上所説的那樣:“乞巧文化傳承至今,已經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它是增強文化自信、構建美麗隴南共同精神家園的重要支撐;是樹立文化自覺、凝聚脫貧攻堅強大精神動力的實際舉措;更是促進文化自強、努力創造幸福和諧美好明天的現實需要。”

  (本報記者 韓業庭 本報通訊員 葉亦宏)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