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穿越時空的美麗與祈願——非遺中的“七夕”

2018年08月20日 08:52:00來源:新華網

  穿越時空的美麗與祈願——非遺中的“七夕”

  新華社北京8月17日電 題:穿越時空的美麗與祈願——非遺中的“七夕”

  新華社記者

  七夕,與牛郎織女美麗傳説緊密相連。

  作為中國四大民間傳説故事之一,千百年來,她以各種形式“活”在中國人心裏,傳承在生活中,蘊含在情感中,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産。

  山東沂源:人間沂河 天上“銀河”

  沂源縣的牛郎織女傳説可追溯至唐代。境內織女洞及宋、金碑文,還有當地的牛郎廟,極具七夕文化特色。

  沂源縣的織女洞始建於唐,又名織女仙閣,係二層樓閣式建築。內陳設織女彩色塑像。織女洞一層,有塊宋代元豐四年(1081年)的還願碑。相傳宋代當地有位婦女婚後一直無子,於是向織女求子,織女顯靈,讓她兒孫滿堂,於是婦人帶著子孫在此建碑還願。

  洞內二層,有一塊明萬曆七年(1579年)所立“織女洞重樓記”碑。碑文曰:“志雲唐人過谷,聞個內札札機聲,以故織女名。”説是唐代有人經過這裡,聽到洞內機杼聲,以為是織女在織布,於是在此修織女仙洞。

  與織女洞隔河相望的,是沂源縣牛郎廟,廟前三座石碑,講述了牛郎廟的來歷。相傳在明代,當地縣令遊歷到此,起意在與織女洞隔河相望處建一座廟宇,呼應牛郎織女傳説。明萬曆七年(西元1579年),牛郎廟建成。

  隔著沂河,織女洞與牛郎廟遙遙相望。沂河又與天上銀河諧音,吻合牛郎織女故事情境,可謂“在天成像,于地成形”。

  2008年,牛郎織女傳説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沂源縣文化館,成為牛郎織女傳説保護單位。

  8月16至17日,七夕情侶節在山東淄博市沂源縣舉行,充滿濃郁傳統色彩的七夕民俗活動,吸引了約7萬人次參加。

  甘肅隴南:千年迎送“巧娘娘”

  在甘肅隴南,人們尊稱善織“雲錦天衣”的織女為巧娘娘。乞巧,就是請求巧娘娘保祐自己聰慧靈巧、婚配如願及生活幸福。

  活動從每年農曆六月三十日晚開始,村裏未出嫁的姑娘們穿上盛裝,整齊列隊,挑上“巧娘娘”紙像,端上香蠟,在年長婦女的引導下來到河邊,迎接巧娘娘下凡,直到七月初七。七夕當晚,姑娘們齊唱《送巧歌》,淚別巧娘娘。

  在隴南市西和縣姜席鎮,16歲的江思琪和夥伴們往來穿插唱曲,她能唱所有乞巧歌曲。“我從小就看奶奶和媽媽乞巧,乞巧民俗就是這樣代代相傳。”她説。

  專家認為,隴南乞巧風俗保持傳承了原生態的民間信仰,是集崇拜信仰、詩詞歌賦、音樂舞蹈、工藝美術、勞動技能等為一體的綜合性民俗文化活動,傳承之久遠、程式之完整在全國少見。這一古代乞巧風俗的“活化石”,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從此,隴南乞巧文化得到有序傳承。

  廣州天河:織女化身“玉女” 祈願幸福和美

  “一祝:一帆風順,心想事成;二祝:二人同心,團結互助……”8月16日晚,廣州市天河區珠村明德堂的乞巧活動在鑼鼓聲中正式開幕。珠村的“玉女”向來賓表演了拜七娘中的“迎仙”和“穿針乞巧”。儀式結束後,人們紛紛向七娘祭拜,祈求巧手巧藝。

  天河乞巧習俗2011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800多年來,乞巧節一直是當地世代相傳的活動。

  珠村村民、廣東省民俗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潘劍明介紹,七夕節廣州的風俗為“七姐誕”,包括擺七娘、拜七娘、送七娘等。七夕節乞巧是向天上的織女祈求心靈手巧,希望婚姻幸福,家庭美滿。如今的乞巧活動還增加了祈福環節,鼓勵更多年輕人加入其中。而且,乞巧文化已經不只是女性的專屬,吸引了男女老少共同參與。

  “擺七娘”七夕供臺上,擺滿了珠村“巧姐”們精心做好的供品,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天女散花等各種手工藝品精巧奇趣。

  9歲的梁燁彬也來到現場,在媽媽的帶領下,像模像樣地學著拜七娘,乞求巧手巧藝。19歲的潘源汶在今年的乞巧活動中扮演“玉女”的角色,平日裏,她對七夕文化非常喜愛,有空就會和奶奶學針織等手工活。

  “七夕不只是一個簡單的情人節,包含著祝願人們兒孫滿堂、家庭幸福美滿的寓意。”潘源汶説。

  當日,在廣州天河商圈人流密集的正佳廣場,200多件具有嶺南藝術特色的精美乞巧手工藝品正在展出:氣勢如虹的紙通龍舟、活靈活現的絲網花蝦畫、穀物做的精巧米花、栩栩如生的鵲橋相會……

  組委會負責人介紹,將這些手工藝品放在廣州繁華的CBD展出,是為了更好地傳播七夕乞巧文化,展出的第一天就吸引了3.5萬人次觀展。(記者蘭恭來、李永錫、王南、梁軍、鄧瑞璇)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