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獲獎圖書是讀者心中的好書嗎?這份報告給出了答案

2018年01月13日 09:04:00來源:中國新聞網

  10日,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秦艷華發佈了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重點實驗室“新聞出版大數據用戶行為跟蹤與分析實驗室”的研究成果——《中國好書評價》研究報告。秦艷華表示,做這份報告的初衷就是告訴大家什麼是好書。“雖然有很多圖書評獎,可是獲獎的圖書是否就是讀者心目中的好書?為此我們做了調研。”

  報告指出,中國讀者年購書量低於閱讀量。發佈方供圖

  中國讀者年購書量低於閱讀量 

  報告指出,中國讀者年購書量低於閱讀量。這表明受訪者在圖書購買和閱讀選擇上,更傾向於閱讀而非直接購買,也就是説讀者願意為閱讀買單的意願較低。

  研究報告認為,這一方面因為中國人對圖書的版權意識不高,另一方面在於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無法吸引讀者。如今人們物質生活水準不斷提高,圖書購買力並不弱,這就要求出版社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充分發揮圖書作為商品的産業效應,給消費者一個非買不可的理由。

  數據顯示,本次調查中,本科學歷受訪者圖書閱讀量最低。發佈方供圖

  本科學歷受訪者閱讀量低於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受訪者 

  此外,文化程度不同,各類型圖書閱讀指數有所變化。秦艷華指出,在本次調研的眾多群體中,本科學歷受訪者圖書閱讀量最低,相反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受訪者的閱讀量很大。

  記者也注意到,在報告給出的圖表中,除文學類圖書外,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受訪者的閱讀量均高於其他學歷水準的受訪者,甚至遠超碩士及以上學歷讀者的閱讀量。而本科學歷受訪者,無論是閱讀量還是購書量,數據均為最低。

  報告稱,學習知識、修身養性被認為是圖書的主要功能。發佈方供圖

  學習知識、修身養性被認為是圖書的主要功能 

  報告將圖書劃分為九類功能,包括學習知識、修身養性、消遣娛樂、獲取資訊、緩解壓力、了解社會、指導人生、輔助工作和獲得談資。

  調查顯示,絕大多數受訪者認為學習知識、修身養性是圖書的主要功能,選擇“獲得談資”的最少。

  報告認為,相較于報紙、雜誌、網站、社交媒體等媒介,圖書的內容更為嚴肅、科學、客觀、正確,主題更為深邃,更適合人們學習知識,陶冶情操。圖書時效性差,在與社會熱點的吻合度上往往滯後,因而成為人們八卦、談資內容的要少一些。

  讀者對什麼圖書獎項認同度最高? 

  本次調查還選取了較有影響和代表性的35個國內外圖書獎項來了解受訪者對圖書獎項的認知和評價。

  報告指出,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和諾貝爾文學獎三大獎項獲得最高認同度。秦艷華指出,由於中國讀者對一些國外獎項不太了解,受訪者普遍對中國國內獎項認同度較高。

  數據顯示,對中國圖書獎項的評價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讀者的閱讀選擇,不少讀者會根據圖書獲獎名單來決定自己閱讀圖書的類型。

  報告認為,獎項影響力、獎項宣傳力度以及獲獎圖書文字品質對人們閱讀圖書數量有較大正影響。人們傾向於閱讀影響力比較大的圖書,而閱讀圖書時不僅會考慮圖書的影響力,還會考慮圖書的文字品質。

  圖書獲獎能在多大程度上影響讀者? 

  但獎項能在多大程度上影響讀者呢?報告顯示,讀者並非一味遵從專家推薦的圖書,“讀者評價高”成了評判好書與否的第一標準,受訪者們更關注圖書的功能特性和讀者口碑。

  相較之下,是否獲得獎項、專家評價如何等較專業性的評判標準反而不是受訪者認為好書標準的主要因素。

  報告指出,由讀者産生的評論和意見往往會帶給消費者一種人際傳播式的接近性,産生一種“大家都愛讀”的心理,從而促使消費者去購買和閱讀。而“專家評價”是由專家推薦的書籍,通常在價值觀上趨向於權威性與社會性,在內容上具有更強的學術性和專業性。但這些標準,往往不是消費者讀(買)書時所考慮的第一因素。(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