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化館,轉型升級添活力

2018年01月08日 09:28:00來源:人民日報

  明確功能定位 全民藝術普及

  “文化館究竟是做什麼的?”

  “這個問題很多人不清楚。有人笑稱,高雅地説,文化館就是琴棋書畫,接地氣地講,就是蹦蹦跳跳。”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李國新説,“實際上,不僅僅是群眾不了解,真有很多文化館也不清楚自己應該幹什麼、應該怎麼幹。”

  文化館是最具中國特色的文化事業單位,長期以來文化館的自我定位基本就在文藝創作、培訓等方面,很多局限在自己館裏的“一畝三分地”,而且基本只是做好政府規劃和交辦事項的“落實者”,服務缺乏主動性和廣泛性。但隨著群眾對文化生活提質升級的願望日益強烈,以文化館為代表的公共文化服務機構面臨著服務模式落後、服務內容單一等難題。

  2015年,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正式提出全民藝術普及;2017年3月1日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將全民藝術普及上升為法律規定。李國新説:“高度聚焦全民藝術普及,是文化館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正確定位。”

  浙江省寧波市民張潤芳已經80歲了,勤勤懇懇工作幾十年,退休後“生活一下子就空下來了,單調得很”。2017年5月,她女兒興奮地告訴她:“寧波市文化館推進全民藝術普及,喜歡藝術的人都能就近選擇合適的機構去學習。”張潤芳沒想到的是,她這個“八十老太”還真又去國畫班“上學了”,“不但接受了藝術熏陶,國畫學得有模有樣,也享受了集體的快樂,交到了很多朋友,十分開心和滿足。”

  “在2015年以來的全民藝術普及中,寧波對文化館進行了重新定位:文化館不僅為藝術普及活動提供場所,也不僅僅是某場文化活動的組織者,而是全民藝術普及過程中各種資源的整合者和協調員。”浙江省寧波市文化館館長林紅介紹,寧波提出了“一人一藝”的全民藝術普及目標,“一人”指“每個人”,“一藝”涵蓋學習藝術知識、欣賞藝術作品、參與藝術活動、掌握藝術技能等方面,“作為現代文化館,我們要實現的目標就是,在全民藝術普及中,人人都擁有均等的文化藝術權利,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自主選擇學藝、賞藝。”

  整合社會資源 打破孤島運作

  2017年12月2日是一個週末,幾十個年輕人拿著自己的手工陶藝、手作、刺繡作品來到了寧波十里紅粧書店的大廳,邊做邊與從四面八方趕來的數百名市民互動,甚至開起了網路直播,讓更多人參與線上“趕集”。

  “在這裡,‘一人一藝·週末空間’無疑就是把書店閒置的空間激活了,也給了這些年輕手藝人一個更為集中和廣闊的展示舞臺,之前,這些手作愛好者通常只能站在街頭、四處‘打遊擊’……”李春霞是寧波當地一家文化公司的工作人員,她現在主要負責寧波“一人一藝”全民藝術普及空間聯盟的運營,“在文化館的支援下,我們現在整合不同的空間資源,舉辦多彩的文藝活動,讓藝術普及無處不在。”

  之前,寧波市文化館有60余名在職員工,每年最多能開展150余場活動,服務能力實在有限。林紅説,“僅靠幾個文化館的工作人員,要承擔全民藝術普及的重任,顯然杯水車薪。”

  “在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進程中,文化館明確要以全民藝術普及為核心任務實現轉型升級,但應該幹什麼、怎麼幹,無疑需要打破原有文化館體制機制,讓文化館不再‘孤島運作’、單打獨鬥,而是把分散的、優質的社會力量整合起來、放大服務效能。”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巫志南説。

  匹諾曹人聲樂團是寧波的一個阿卡貝拉合唱團,曾在國際比賽中獲得好成績,然而回到寧波,“缺少更多普及這種藝術的舞臺,發展有些迷茫。”日前,剛剛結束了高強度的“一人一藝”進高校巡迴演出,樂團團長王開泰回憶,“迷茫之時,‘一人一藝’成了我們最重要的伯樂。”那時候,寧波市文化館工作人員調研發現,不少年輕人、大學生都對阿卡貝拉這種人聲合唱藝術有興趣,但找不到合適的樂團,文化館本身也沒有相關力量。協調將匹諾曹人聲樂團和年輕人對接,豈不是一舉多得?

  王開泰感慨,在“一人一藝”平臺的推動下,更多寧波人開始知道阿卡貝拉,“我們所有的努力都只為讓這‘一藝’去影響更多人。”

  當前,群眾對藝術培訓的熱情激增,對於社會機構來講,也渴望獲得政府的鼓勵支援、宣傳推廣和搭建平臺。整合供需側願望,寧波市文化館就此成了協調員。

  最終,文化館、圖書館、美術館、博物館、老年大學、工人文化宮、青少年宮等公共文化機構被納入全民藝術普及骨幹和實施主體;學校、文化類企業、文化類社會組織或個人則根據特色開展藝術普及工作。

  為凝聚社會力量,寧波市文化館還為他們提供場地、資金、政策扶持,採取獎勵、補貼等激勵,目前,累計已有150多家社會文化機構、藝術團體、群眾文藝團隊、社會培訓機構參與社會藝術培訓聯盟機構。數據顯示,2017年,寧波文化館組織線下活動180余場次,直接服務人群近20萬人次,通過全民藝術普及加盟的社會聯盟機構共開展培訓活動9300余課時,參與群眾15萬人次。不少原先閒置空放的各類文化藝術設施、資源、機構都被拉動起來,為公共文化服務注入了更多新鮮血液。

  把服務搬到網上、送到手上

  服務對象單一、服務方式陳舊,也是文化館轉型升級亟待破解的問題。

  “2016年初,一項針對全國文化館開通網站(含主頁)和微信公眾號情況的調查結果表明,參加調查的3099家文化館中,開通網站(含主頁)的有2758 家,但其中具備資訊發佈、藝術欣賞(含視頻點播)、網上培訓、活動開展、諮詢指導等5項藝術普及服務功能的只有413家,僅佔13.3%;有1/3以上文化館的網站僅具備資訊發佈1項簡單功能或根本沒有開通網站。”中國文化館協會發佈的《文化館藍皮書·中國全民藝術普及發展報告》指出,“這些數據從一個側面表明,文化館的網際網路應用普及度還不高,開展全民藝術普及服務還處於線下為主、線上為輔的傳統階段。”

  推動文化館業務和服務與網際網路結合,把服務搬到網上、送到手上,讓服務無時不有、讓內容更豐富多彩,無疑是順應時代發展和公眾需求的必由之路。

  2017年6月,集文藝培訓、藝術鑒賞、文藝活動資訊、文化場館預約、線上學習、預約演出於一體的寧波“一人一藝”雲平臺正式上線。在雲平臺上,寧波各級文化館的專業藝術幹部、業餘文藝團隊骨幹成員和社會聯盟機構的優秀藝術師資線上接受預約和諮詢培訓服務,100多個各類文化藝術活動場地免費接受群眾網路預約和使用,3萬多分鐘的各類藝術培訓視頻讓廣大群眾足不出戶就能跟著老師學藝術。雲平臺還實現了與電腦端、手機端、數字化設備等多種終端的無縫對接。

  據統計,“一人一藝”雲平臺上線至今,累計總訪問量達780萬次,平臺和手機客戶端用戶註冊數超30萬,上線數千集藝術培訓數字資源,線上參與活動和資源學習230余萬人次。

  李國新以為,我國全民藝術普及的數字化建設還需繼續深化,“依託最近開通的國家公共文化雲,逐步實現藝術資源上下級單位之間、同級單位之間的互聯互通;對全民藝術普及的慕課資源進一步深入研發,以此為契機,改變文化館的工作方式、服務方式和人員結構。”

  文化館的最大資源是“人”,進一步提高文化館從業人員的認識,加快業務轉型,是落實全民藝術普及責任的題中之義。寧波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張愛琴認為:“新時代的文化館,機構應當有新定位,工作應當有新起色。‘一人一藝’一方面是推動群眾性文化藝術平衡發展,人人學習、人人參與,另一方面是以文化館為骨幹,廣泛帶動社會參與,促進社會文化藝術事業充分發展、興盛繁榮,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鄭海鷗)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