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壇廟會,許多遊客全家出動。本報記者 王昊男攝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的一首《元日》形象描繪出北宋時過年的情景,也點出了過年的兩大習俗——放鞭炮與挂桃符。一千年過去了,我們仍保留著放鞭炮的傳統,但挂桃符的習俗在很多地方卻已經消失了。時代在演進,過年的習俗也在不斷變化,但不管過年以何種形式呈現,不變的應是春節中所蘊含的中華民族的集體精神情感——團圓、祥和、平安、喜慶。
——編 者
“現在的春聯大都是印出來的,千篇一律,和爺爺寫的感覺不一樣”
大年初二晚上,在濟南市的一所小學擔任教師的高璐對著滿桌子的剩菜發起了愁,老家在農村的她這次回家過年感覺與以往不一樣了。按照她家鄉的規矩,過年招待親戚一共由三部分組成,先是吃一頓水餃,然後才是雞鴨魚肉等正餐,吃完正餐後還會有個湯,喝著湯還要吃點麵食。但這次回家,還是按以前的規矩操辦,滿桌子的飯菜卻剩下很多。
“不光是初二這頓,包括除夕年夜飯和年後來親戚,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普遍對雞鴨魚肉不感興趣了。”這兩年雞鴨魚肉這些早已經不是什麼稀罕東西,明年估計就不會做這麼多菜了,要不太浪費,高璐説。
老家在江蘇揚州農村的朱清也有同樣的感覺,飯菜在過年中所佔的分量已經越來越低了。“小時候過年有兩個最期盼的事,一個是點鞭炮放煙花,另一個就是能吃一頓豐盛的大餐。”在他看來,這兩樣已經越來越失去吸引力了。
鞭炮放的少了,飯菜花樣也沒那麼多了,很多人直呼年味越來越淡,越過越沒意思。確實,相比前些年,過年的儀式已經少了許多。在上海打拼的河南小夥胡曉是個80後,在他的印象中,小時候家鄉的年俗很多,臘月二十九要除塵,臘月三十要準備年夜飯、祭祖、貼春聯、放鞭炮、守歲、包餃子,初一開始要到處走街串巷拜年,大街上有舞龍的、舞獅的,熱熱鬧鬧。但現在,似乎這些傳統習俗都逐漸淡化了,有的甚至消失了。
寫春聯、貼春聯對胡曉來説曾是過年最有樂趣的事情,那個時候他們家住在農村,“春聯都是爺爺自己寫的,我負責給他洗毛筆、倒墨水,像個小書童在他身邊跑前跑後。”
“那時最大的樂趣就是在爺爺的對聯裏找‘錯別字’。”胡曉説,爺爺寫對聯的時候喜歡在某個吉利的字上多加一點,討個口彩,意味著來年福分會“多一點”。那個時候,每副春聯胡曉都要認認真真讀一遍,為的就是找出爺爺寫的對聯裏那個“別字”,找到了,便開開心心地問爺爺要“打賞”。
現在爺爺寫不動了,家人也很忙,春聯都是從商店裏買。“印刷出來的,千篇一律,感覺上不一樣”,胡曉坦誠,最近幾年家裏的春聯他都沒認真讀過,春聯成了烘托氣氛的點綴,再也沒有那種其樂融融的感覺了。
而像祭祖、向長輩磕頭拜年這種習俗,在胡曉的家鄉已經近乎消失了,只有一些農村地區還有保留。像祭祖這種習俗,“要燒紙錢、上香、上貢品、祭酒、磕頭,儀式太麻煩了,所以現在沒多少人能堅持。”他不禁疑問,繁文縟節的儀式可以不堅持,但如果沒了一些基本的禮儀,這過年還能叫過年嗎?
其實,一部分傳統年俗仍表現了它頑強的生命力。退休在家的王先生已經60歲了,但他仍然堅持在初一早晨讓兒子開車帶他逐家向在縣城裏的親戚、老鄉拜年。而據王先生説,縣裏的年輕人依然繼承了這一傳統,隨著父輩年紀越來越大,年輕人已經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大年初一拜年的隊伍裏。
“無論年怎麼過,最重要的是親人團圓和情感上的交流”
除夕夜,全家人圍坐在一起看春晚,如今被很多人視為一種新年俗。胡曉介紹,他家自從有了電視機以來,每年的春晚都沒拉下。在他很小的時候,村子裏很多人家裏還沒有電視,就跑到他家裏來看,大年夜家裏常常坐滿了人,“跟電影院似的,特別熱鬧”。
但在胡曉看來,這個所謂的新年俗,現在也逐漸有式微的趨勢。隨著生活的富足,現在人們的娛樂方式更加多元,在胡曉家的除夕夜,春晚“基本成了背景音樂”,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打牌、玩手機,“只有出來個明星才停下來瞅一眼”。
相反,“吐槽”春晚,如今反倒成了年輕一族的新年俗。一邊看著春晚,一邊在微博、微信等社交網路上吐槽,在一些年輕人中已成一種風尚。根據新浪微博的統計數據,除夕夜關於春晚的新浪微博討論量達到4500萬,大年初一討論量達到5000萬,用戶群體多為80後、90後,其中90後佔到一半以上。
在移動社交網路的衝擊下,一些古老的年俗也不斷衍生出新的形式。如拜年這一習俗,如今就有電話拜年、短信拜年、微信拜年等多種形式,更新換代之快,令人應接不暇。今年過年,王先生就大呼跟不上時代了,“剛學會發短信拜年,就被女兒説太out了,現在都用微信拜年了,我們這些年紀大的落伍了。”
王先生興致勃勃地向記者展示了他剛從女兒那裏學到的拜年方式:打開微信,用裏面的“視頻”工具錄了一段15秒的拜年視頻,發給親朋好友,“有些過年見不到面的,就這樣拜個年,很新鮮。”他樂呵呵地説。
今年春節,用微信發紅包、搶紅包也成為朋友們之間傳遞祝福的一個熱門方式。
北京人李尚今年過年選擇帶一家三口去海南旅遊。“自從父母過世後,每次過年家裏只有三口人,也懶得炒那麼多菜,過年有些冷清,還不如借著假期出來散散心。”其實,和李尚作出同樣選擇的並不在少數。據海南省假日辦在大年初三發佈的最新數據,海南全省18家景區(點)抽樣調查,共接待遊客近21萬人,同比增長近四成二。全省28家酒店抽樣調查,接待總人數近12萬人,同比增長三成。
“無論年怎麼過,最重要的還是親人團圓和感情上的交流,只要這一點不變,這個年過得就有年味。”高璐覺得。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