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新春熱評

評論:看春晚挑刺有成"新民俗"的趨勢

時間:2014年01月31日 09:17 來源:南方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除夕到了。央視年度春節聯歡晚會這臺大戲,今晚也要正式開鑼了。

  今年的春晚早就被寄予了厚望,眾所週知是以幽默風趣見長的馮小剛先生接手了導演一職。去年8月,在首次召開的語言類節目碰頭會上,他更“大膽地”給作品定了調子:摒棄那些煽情、唱讚歌的東西,所有創作者要放開手腳,敢寫敢説,呈現出帶尖帶刺、有棱有角的相聲和小品來。不過,昨天紅彤彤的春晚節目單甫一亮相,因為演唱類節目太多,語言類節目只有5個,立刻被大家揶揄了一回,不高興的人説,乾脆開演唱會得了。當然,馮導説了,小品寧可少,但絕不將就,“只要上去了,我一定覺得是行的”。究竟能否達成他的初衷,未幾便見分曉。只是如果公眾習慣性地吐槽了,但願馮導真的只是當成“年輕人的一種娛樂方式”,而不是像對待批評其電影《私人定制》的“影評人”的那種不良態度。

  春晚已經連續搞了那麼多年,以我的觀察,無論導演是誰,公眾對春晚本身都説不上翹首以盼了;倒是看過之後挑刺,有漸成“新民俗”的趨勢。打個也許不恰當的比方,當春晚導演和當足協主席差不多,接手的人,都得有抗壓的足夠心理準備。新任足協主席蔡振華先生日前在發表就職演説時,甚至有一句“知道這份工作很難,也是走上一條不歸路”,導演春晚自然還到不了這般悲壯的程度,但馮導前兩天在與網友聊天中,“再次強調希望觀眾的期望值不要太高”,還有諸如“想改變它的任何一個部分都很難”、“無論春晚弄成什麼樣都會是挨罵的”那番話,如果拿來和他當初“定調”時的銳氣進行比對,可窺其此氣打折的程度。他説自己也就能做到“防止全體都睡覺”的程度,此話固然可視為一種調侃,但也不排除會成為現實,只是除夕之夜地不分東西南北,國人向來一概有守歲的習俗,大家都不會睡得那麼早就是。

  人們反思春晚的魅力不再,往往從其節目承載的內涵太多太重等方面落筆,認為其出發點該是要帶給全國人民笑聲,云云。我覺得,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這裡試提另外一説:大家的感覺變了。對待春晚的感覺,實際上跟對待過年本身的感覺已經差不多。從前都盼著過年,有物質短缺的誘因,無論如何,過年期間都會有相應的改變,享受變得非常難得。當生活好了,天天都像過年了,過年的文化內涵沒有相應地跟進得到弘揚、光大,過年就難免變得如同雞肋一般。看春晚正是這樣,當晚會難得一見、當李谷一等難得在熒屏上亮一回相的時候,看到了,自然興奮不已,某個實行觀眾點歌的春晚,李谷一不是欲罷不能連唱了七八首之多嗎?而在中央三令五申整治之前,熒屏上的晚會是多如牛毛的;且不局限于熒屏,在若干國家級貧困縣,在荷包稍鼓一點兒的珠三角鄉鎮,人們也不難覓到各種大牌、大腕的影子。好像是王兵電影《鐵西區》裏面記錄的吧,瀋陽一個尋常開彩票的現場,居然也有著名的國家一級演員在獻唱!司空見慣的排場、人物,即便搬到除夕、搬到央視的舞臺上又能怎麼樣?新鮮不起來了。

  春晚作為新民俗,今後肯定還要不斷進行下去的,我有個提議:過程就不用那麼張揚好了。想想這大半年以來,關於春晚的話題簡直與公眾如影隨形,三天兩頭出新聞,連幾審幾審都要濃墨重彩,吊足了大家的胃口。而俗語有雲:“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我的意思是説,且讓春晚本身成為陪伴國民歡度除夕的文化“大餐”,不要讓過程先搶足風頭,如此則屆時帶給公眾一個驚喜也説不定。

  試試唄。潮 白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