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農業合作網訊 為打好種業翻身仗,珠海臺創園管委會(珠海市現代農業發展中心)科研推廣部門長期致力於農業新品種的引進、選育和研究等推廣工作,在促進品種優化佈局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花卉領域,從廣東省農科院環境園藝研究所引進姜荷花新品種8個、鬱金新品種2個;對進入盛花期的“姜荷花”品種試驗鮮切花展示效果和花期延長要素。
在果樹領域,對火龍果種質資源圃種植的火龍果品種的開花結果習性、園藝性狀、抗病性等有關特性進行觀察研究;開展了葡萄品種的二次結果試驗。
在玉米領域,今年承擔的3個國家東南區鮮食玉米聯合體新品種區域試驗和1個廣東省鮮食玉米科企聯合體區域試驗,已基本完成區域試驗報告撰寫並提交給各聯合體,圓滿完成今年的區試任務。
在水稻領域,向華農大種業有限公司採購的應急稻種,三澳佔1750公斤、華航57號3250公斤,于8月初儲備入庫,為晚造糧食生産安全提供應急保障;同時指導各示範點移植今年引進示範的水稻新品種,8月3日在大赤坎偉新合作社插植金/銀組合F3的9個單株係材料。
在蔬菜領域,起草了3個觀賞南瓜品種的認定材料,擬於近期提交申報,最快將於11月底組織認定。
在水産領域,組織參加了省農業農村廳組織的筍殼魚項目選育新品種雲斑1號現場會和生長速度對比試驗;開展南海所快大系黃鰭鯛在長豐臺創園基地和龍勝基地的生長測試養殖試驗,完成龍勝基地的第三次打樣測量工作。
在畜禽領域,組織畜牧技術人員參加“全省畜禽遺傳資源普查工作推進視頻會議”,認真學習廣東省畜禽遺傳資源普查技術知識。(珠海臺創園)